第141章 就要鬥爭了嗎?(1 / 2)

(三更,第二更)

拜司馬在老百姓心目中無比崇高的威望所賜,這個所謂的“批發市場”剛一開張,就無比迅速的得到了鄉民們的青睞和支持……這地方雖然很簡陋,但老百姓們是不太在乎的,能遮風擋雨,能少花幾個錢或者掙幾個小錢,就足夠了。

當黃書記等人上任的時候,這個簡易到壓根就是一堆抗災帳篷的“市場”,不僅已經正式的開張招商,甚至達到了人流如織的地步。

對於這個稍顯不倫不類的市場,司馬本人其實挺沒有成就感的——這說白了就是一個常年開張的集市罷了,是一個早就應該存在的東西,自己無非賦予它更多的功能,司馬絲毫不覺得幫前任補了個窟窿算是多大的成績。

但顯然黃書記不這麼認為,他對於五塘鄉所有能打上“司馬”標簽的玩意兒,統統的有“看法”——市場已經建了起來,即便簡陋到一推就倒的地步,但拆掉自然不可能,但是這個市場的定位和運作方式,顯然很有繼續深入探討的必要……

這個由司馬“提議”,由幾大家族共同出資建設、卻給他們自己帶來一堆競爭對手的大市場,在黃英磊的眼裏,無疑是橫亙在司馬和幾大家族心中的一根刺,也是最有可能在五塘鄉的幾大家族與司馬之間加深分歧的因素,而這幾大家族恰恰在黨委會議中占據著多數的席位。

這在急於將司馬踩在腳下的黃書記看來,不啻為最佳的政爭武器。

……

司馬接到會議通知後的不久,就接連接到了黃秋華和付建國打來的電話,兩人都對此次會議的結果表示了憂慮。

當初付建國賭了一把,把響應司馬的號召當成了投名狀,主動向農民退賠損失,並讓家人結束了對農機站的承包,重新成立了一家農機租賃公司,第一批入駐農資批發市場。

但其他幾家多少是在有些不情願的情況下,捏著鼻子屈服於司馬的“淫威”。此時黃書記雖然沒有明確表示出對於這個市場的態度,但隻看他現在,要專門開一次黨委會議來討論這個事情,已經從一個側麵說明,他希望改弦更張的想法,那麼其他幾家的態度就值得商榷了。

黃書記的咄咄逼人,對付建國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是繼續和司馬站在一條船上,還是退一步看看風色,這個決定對於老奸巨猾的付書記來說,也是非常難以進行抉擇的。

司馬多少理解一些他的難處,所以並沒有明確的要求付建國必須支持自己,那不是司馬的風格——合則來,不合則去,給其他人一個選擇的機會和退路,才是司馬對於一般意義上政治鬥爭的理解。

而黃秋華則比較直接。她明確告訴司馬,她會支持他,但就算有她的支持,局勢依然很不樂觀。這段時間負責農業口的副鄉長滕崇嶺頻頻向黃書記彙報,也多次和其他幾位黨委委員進行私下溝通,可能就是因為農資市場的事情。

滕崇嶺的動作,並不讓司馬感到意外。

按照他製定的規則,政府對於市場內的經營主體,是沒有太大權限的,隻能進行合規管理和居間仲裁。也就是說,除了農資經營者出現服務或者產品質量方麵的問題,或者采取了什麼非正常的市場競爭手段,其他時候,政府對這裏並沒有太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