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最高難度的“改變”
司馬的表情很嚴肅,讓所有人都明白,他這並不是在開玩笑。他的眼睛盯著臉色已經開始發白的常黎明,繼續說道,
“這也就是說,法律上是有明文規定的,隻要存在質量問題,中標單位就必須負責到底!至於之前那個驗收合格的結論是如何出具的,那是我們內部的事情,鄧組長會在稍後請相關人等喝茶聊天……”
此話一出,其他黨組成員終於恍然大悟。他們終於理解,為什麼司馬剛才苦笑著搖頭了,小局長肯定有些失望,而這個失望不僅僅是針對常黎明——他對這個家夥壓根沒抱什麼希望,更多是針對自己等人。
繼而就覺得羞愧難當,他們確實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而隻是根據經驗和常識進行判斷,得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
和小局長比起來,這一屋子人,甚至包括做記錄的杜雲薇,都可以稱得上老同誌。
但大家似乎都有一種思維定式,遇到棘手的問題,幾乎不約而同的首先求助於自己的經驗,經驗解決不了的,接下來的習慣做法就是把矛盾上交,求助於領導。
至於領導懂不懂,沒人會去考慮這個問題,反正按領導指示辦,就算錯了也跟自己沒太大關係……
但偏偏就沒有一個人,能想到那個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向專業人士谘詢。
司馬其實是借這個事情,給所有的人上了一課——學習知識、積累經驗都很重要,而比學習和積累更加重要的,是改變一下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換一換腦子裏那種“政府最大、公務員全能”的觀念……“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古訓,在現在依然有極為深刻的現實意義。
……
其他幾個人是在反思,而常黎明則是直接傻了眼。
自己苦思冥想了好幾個晚上的主意,被司馬用簡單的倆字就徹底破解了,捎帶著還給了自己一個耳光……這一屋子老同誌都不知道的東西,他怎麼可能知道?這尼瑪不科學呀!
司馬看著一屋子人的臉上,都出現了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的表情,他就知道,這項工作,自己已經不用再多說什麼了。
至於已經呆若木雞的常黎明,司馬現在根本懶得考慮他的意見,直接開口說道,“常副局長,閉門造車是不行的,如果這個問題你早兩天問我,你也許早就有了答案。”
“這樣,我再給你兩天時間,希望你將所有單位的書麵反饋拿到手,並展開具體的磋商和談判,我們沒那麼多時間耽誤。你可以直接告訴他們,如果他們不回應,或者不同意就此事和我們進行認真的溝通協商,我們林業局保留訴諸法律程序的權力!”
“另外,今天的事情大家都有參與,我希望這個案例,對大家今後的工作有所啟發。有錯誤不可怕,碰見不懂的問題更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沒有誰是全能全知的神仙,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