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千裏飄香(2 / 3)

盡管熱氏家族,及時做了這種除穢消災的法事(寧瑪派喇嘛,在一旁念經敲鈴做法事);但後來依然發生了祝青巴毆打熱氏一家,及搶走蓋瑪鵑姆做小老婆的不幸之事。

看來緣起極難改變,所謂的“緣起”,就是四句話“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實際應用;當然啦!這其中又有外、內、密、極密四層密意。佛說:“緣起,甚深極甚深。”

真正地通達緣起,即可改運,即可解脫自在;不過,必須在大成就者,或真正的緣起密意王麵前,重金求法;否則,永遠隻在推敲緣起理論,而不知應用密意。福小法大,不得受用。普天之下,都在講緣起理,試問,誰懂緣起用?更遑論什麼緣起的實證法。

這一切儀式結束之後,新娘蓋瑪鵑姆才在八位伴娘的簇擁下,進屋登樓入室。

新娘蓋瑪鵑姆進入典禮室時,新郎熱羅和他的阿爸阿媽,不能起身迎接,隻能坐在墊子上、微笑著歡迎新娘——這種緣起,是為了壓住男方的福運,不讓漏掉;假如他們稍稍動身,福運就會“噌”地一下鑽出來,無形中進入女方家裏去了。此乃緣起法的簡單應用,全民信佛的藏族上層社會,全都懂。

迎親和送親的主要代表,按例規就坐:新郎新娘坐中央,男方親友在右,女方親友在左。正如古西藏諺語:“女人坐頭席,一輩子隻有一早晨!”

迎親和送親的一般親友,都在院子裏的地上坐墊就坐;雙方打雜的、幫傭的等身份低微的,都在大門外草場上坐墊就坐。

所有的人麵前,都有藏式茶幾,上麵擺著茶碗、酒杯、糌粑木碗、大盤中各類甜點等。

禮聘的大富大貴家庭的八名少男及八名少女,首先奉上“索孜幹素”,即風幹的犛牛肉、幹糌粑,新郎新娘各吃一點,意味著因吃這兩種緣起物,而令自己必獲農業和牧業的大豐收。

這大富大貴緣起對象——十六名少男少女,再奉上“土巴擦未”,即無鹽的麵條(相當漢地長壽麵),新郎新娘各吃半碗。象征新郎新娘福壽延綿、子孫昌盛。

接著,這大富大貴的十六名少男少女們,再為新郎新娘奉上“朝瑪折鬆”,即人參果飯,倆人各從自己碗中,抓幾粒人參果,撒向四方,祭祀天神、地神及龍神,他倆再吃完這碗人參果飯。象征他倆相親相愛、必生大富大貴的兒子!

新郎新娘吃完這些之後,所有的賓客,才開始吃喝:108個酒站的酒女們,全都上前斟酒、唱歌。

男方與女方賓客,相互對歌比賽,雙方每唱完一曲,便全場跳起來狂跳集體舞;跳一曲,再喝再吃再對唱,然後再跳集體舞。

新娘的嫁妝,必須在最佳時刻送到。

相當於漢地巳時(上午9點至11點),紅色的太陽照人照物照前程時,女方馱送嫁妝的隊伍,進入男方村莊;若錯過這個時辰,就要到村外紮營過夜,次日在這個太陽充盈藍天,大地光明而溫暖的時刻,送嫁妝的隊伍,才能進熱羅所在的村莊。

這時(上午9點,人們才開始工作)農民在田野勞作,遊牧民已開始趕羊牧牛。馱送嫁妝的隊伍,必須在他們麵前緩緩經過,而炫耀、張顯女方的經濟實力及送來的財物,以確定新娘在婆家的地位。

若娘家窮,隻馱了幾馱子財物,或財物太粗劣(牛、羊肉,酥油、糌粑、茶葉之類),在夫家就會沒地位,或常年幹粗活。

新娘蓋瑪鵑姆的嫁妝,也馱了一百八十八馱子,全是高檔布料、虎皮、豹皮、犀牛皮、犀牛角等。

當新娘的嫁妝運到後,再開始第二次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