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新的旅程(2 / 2)

“大力先生,你也醒了啊,我們兩個這就去取水吧。”杜比的聲音從洞外傳來,原來這家夥比牛大力醒的更早,已經忙活了有一會功夫了。

看著杜比削尖了的幾根樹枝,牛大力讚賞的笑了笑,這小子雖然出去當了幾年雇傭兵,但是自己教他的求生技巧可一點也沒有丟掉。走在白堊紀複雜的原始森林裏,這是樹枝是十分必要的。它們不但可以作為支撐,還能作為武器攻擊一些小的生物。有杜比這樣的幫手在,牛大力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看著眼前的這片湖泊,牛大力知道,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來這裏取水了。此時時候尚早,食草恐龍們還沒有從睡夢中醒過來,湖邊隻有零星的幾隻貪玩的幼龍在嬉戲著。

走了沒多遠,牛大力就看到了一個龐大的身軀橫亙在西邊的一處湖麵上,那是一頭帝鱷。這頭帝鱷似乎是昨天吃得太飽了,對岸邊的兩頭幼龍沒什麼興趣,隻是步履蹣跚地在湖邊移動著,似乎在進行著清晨的散步。

兩頭幼龍也似乎沒有注意身邊的危險,就在距離帝鱷十多米的湖邊追逐著,嬉戲著。

看著眼前這和諧的一幕,牛大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他悄悄對杜比招了招手,迅速灌滿了水離開了湖邊。不管以後如何,至少今天,這個早晨,掠食者和掠食對象相處得很融洽。

回到山洞的時候,李美琪她們三人也都已經醒了,正在整理著最後的行裝。牛大力和杜比將大部分重物背在了自己的身上,隻留下了一些輕便易攜帶的物品給三女。五個站在山穀外,帶著一絲眷戀,離開了這處生活了二十來天的地方。等待他們的將是新的征程。

※※※

從山穀中出來,牛大力帶著眾人向著北方的那片森林走了過去。這裏,是眾人沒有踏入過的地方,距離他們穿越到白堊紀時的地點很遠。

牛大力一邊走著,一邊觀察著周圍的情況。這片樹林的樹木較之他們前麵遇到過的那些棕櫚樹、楓樹略小,但是密集度卻要更高,陽光幾乎完全被樹葉遮擋住了,這也使得牛大力他們更難辨別方向。

碰到這樣的情況,牛大力自然是早有經驗,他從一棵樹上切下了一截足有五六米長的,筆直的樹枝。然後就用這根樹枝作為眾人在森林中行走的定位。

每前進一段距離,牛大力就將這樹枝平著放在地上,作為路標。這樣隻要眾人一直沿著樹枝前進,就不會被四周幾乎一模一樣的樹木繞暈了。

這片樹林中,偶爾可以在一些大樹底下看到一些菌類。對於牛大力來說,這些自然是美味可口的佳肴。分辨菌類是否有毒的方法簡單而有效,當然這方法並不是大家一直認為可行的顏色辨別法,而是牛大力自己研究出來的溫度辨別法。

眾所周知,毒蘑菇的辨別方法不外乎兩種,一種就是顏色辨別法;另一種則是環境辨別法。可是現實情況是,並不是所有的辨別方法都能一言蔽之的。

顏色辨別法很好理解,比如通常大家所說的鮮豔的蘑菇都是有毒的,無毒蘑菇顏色樸素。但是有一種叫做“毀滅天使”的白毒傘就長著白色的外形,看起來樸素而無害。

至於環境辨別法,就更加不靠譜了。有人說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肮髒地帶,其實這也是不對的。從理論上來說,所有的蘑菇都不含葉綠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自養,隻能寄生、腐生或與高等植物共生,同時要求比較高的環境濕度,因此它們都傾向於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但是牛大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曆,在食用過成百上千種菌類之後,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溫度辨識法。

說白了其實也很簡單,所謂的溫度辨識法就是通過將菌類采摘下來之後,放到水中加熱。在加熱到一百度的過程中,那些仍然沒有分解的菌類,往往是無毒的。而大部分有毒的菌類在五六十度的時候就已經分解為一小塊一小塊的了。

這其中的道理,牛大力也一直沒有想出來。他是這樣猜測的,大抵是有毒菌類生命力比不上那些無毒的,才需要用強烈的毒性保護自身,好讓生命更好的延續吧。

在牛大力的辨別之下,眾人采摘了足有兩公斤的“大頭菌”——這是方淑婷起的名字。帶著這些大頭菌,眾人再次上路,距離太陽下山已經不遠了,他們需要在日落之前找到一處適合過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