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賽前準備一(1 / 2)

想念在莫笑笑走後沒多久也出門了,她還沒有忘記自己身上是帶有校長頒布的任務的。上次在離開學校前給李昊他們布置了作業,也不知道他們完成的怎麼樣了,希望他們沒少我失望。

想念給他們發了信息讓他們帶上自己的作品在美術空集合,同時也讓唐瑤過來,自己則在美術室等他們。

友誼賽項比賽的項目不止隻有繪畫一項,想念讓他們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藝術項目,沒有一概而論全讓他們畫畫。也許他們是在繪畫上麵有才能沒錯,但沒準在其他方麵也能發揮他們的天賦。再說了,校長之所以讓想念當帶隊老師,不僅僅因為想你畫畫畫得好,更重要的是想念的眼光好。能靈敏的捕捉到美的瞬間,對一件作品的批判更是見解獨到。要不然能放棄學校那麼多的優秀老師,專門找想念幫忙。

學生的積極性不錯,都在十分鍾內到美術室。他們把作品擺成一行放在想念眼前,然後等待想念對她們的評價。

想念的眼睛一一掃過作品,半響也沒出聲。李昊急了,跳出來問:“許老師,我這雕塑做得好不好,你倒是給個準話!”

似乎他這急脾氣是在想念得意料之內的,沒跟他生氣。“還差一個人,再等等。”

他轉過身去數教室裏的人頭,“老師,不是都在這了嗎?一個都沒少,還要等誰?”

說曹操曹操到,剛好在他說完這句話,唐瑤後腳就他就美術室。

想念為其他人介紹唐瑤,“這是新加入的成員,唐瑤。”又對唐瑤說:“做一下自我介紹,跟大家打個招呼。”

唐瑤走到他們之間,“你們好,我是美術係高一學生,也是許老師的學生,叫唐瑤。以後請你們多多指教。”

也許是因為都是女生的緣故,唐瑤很快就跟鍾丹樂和楊心彤熟識起來。想念見唐瑤已經融入團體,也就馬上進入正題。“我眼前擺的這些就是你們要給我見的作品?我能問一句,你們為什麼要把它呈現在我的眼前?”

楊心彤率先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想要得到老師的認可。”

想念又問其他人:“你們也跟她一樣嗎?”

他們所有人包括唐瑤在內,都一致地點頭。

“李昊把你的雕刻刀借我用一下。”李昊把雕刻刀遞給想念,想念接過。“你不介意我修改你的作品吧?”

“不介意。”

他們幾個圍在一起,想看看被想念修改過的作品會是什麼樣的。

想念用雕刻刀在一處不起眼的地方進行雕刻,不一會就能看到以前完全不同的雕像。

李昊幾人的表情從原先的疑惑慢慢轉變為毫不掩飾的震驚。他們把求知欲濃厚的眼眸投向想念。

想念攤開手掌,雕刻刀就出現在掌心。“如果我告訴你們我是第一次用雕刻刀,你們認為幾個人相信呢?我指應該是一個都沒有,但事實就是如此。”

李昊如想念所說的,他並不相信這是第一次用雕刻刀的人能做到的,其他人也和他持有同樣的觀點。但李昊細細回想想念拿雕刻刀的動作,無不盡顯生疏。他開始有一點相信想念說的是真的。如果許老師沒有說謊,他這個拿雕刻刀五年的人居然還比不過一個新手,那是有多麼失敗。

他開始向想念發問:“老師你能說出讓我們相信你的理由嗎?”

想念從他眼底讀出不服氣,即使李昊藏得很深。想念重新回到講台,“我是一個畫家,在比這前沒拿雕刻刀是再正品不過的事。你們若問我是怎麼做到把雕像大變樣的,我會反問你們‘藝術有界線之分嗎?’答案是沒有的。中國古代詩畫就能體顯這一點,它們往往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任何藝術形式都有相通之處,不可以把它們給割分開。如:視覺藝術離不開眼睛,聽覺藝術離不開耳朵。好的音樂家離一雙靈敏的耳朵,好的雕塑家離不開敏銳的眼睛。你雕刻的是一匹馬,首先要做到對馬的觀察,馬的任何一個表情和動作都不可以分過。在看的同時你還要去思考馬兒內心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刻畫出來。其次你的作品要有明確的主題,能發達你的思想和感情,不做無病之呻吟,引發觀賞者的共鳴。最後才是藝術表現技巧。”

李昊琢磨著想念說的話,又問:“老師,你認為我原先的作品缺少什麼?”

想念把雕刻刀還給他,“三者都有。你並不清楚馬兒有什麼表情,也沒有把你的想法表現在這雕像中,運用刻刀力量也不夠。你不要小看我那不起眼的修改,以小見大,能很好地把馬那種桀驁不馴的性格生刻刻畫。你要是想刻好這一匹馬,我建議你去欣賞徐悲鴻大師的奔馬圖。徐悲鴻大師是一位融彙中外、貫穿古今的愛國畫家,他的藝術表現技巧無可挑剔。他對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情感的突出都盡顯大師風範。他亦是我在繪畫路上追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