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太師林飛倒有點印象,《封神演義》裏有這麼一號人,位極人臣號稱文足以安邦,最有特點的自然是傳聞中額頭上的第三隻眼。按照野史的評價,雖然武足以定國有武成王黃飛虎,但聞仲的能耐也是不容小覷,不過大多數人記住的是他托孤大臣的身份。
“那也是神話人物吧!”林飛讀書很認真,記得正史上應該沒這號人才對。
不過話一出口林飛又趕緊閉嘴了,這會空墓都炸出來了還有什麼好說,難不成那墓是沒事造著玩的。
廖清饒有深意的看了看林飛,輕聲說:“曆史永遠沒有真相,你所知道的真相都是後人依靠一些蛛絲馬跡推斷出來的,根據的大多是前人留下的資料,我們這些考古的從不輕信書本上的東西,因為文字是最容易欺騙人的,曆史也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靠書籍來證史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話畢廖清有些激動,站了起來說:“若是曆史上沒這號人,怎麼可能有空墓葬太師之才,照此推論的話聞仲應該有真身之陵,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少有記載而已。”
廖清的言論倒讓林飛有些吃驚,這些考古的都不相信曆史,這是什麼鬼?
“有點危言聳聽了吧!”廖清似乎一下就看穿了林飛的想法,笑嗬嗬的說:“其實我們更嚴謹,也更尊重事實,很多時候考古的人最不願意相信的就是文字所記載的所謂曆史,比如司馬光砸崗的故事你知道吧!”
林飛自然是點了點頭,這是一個婦孺皆知的故事,也就是司馬光家有錢可以砸別人家東西,換了別人砸的話估計就是一頓男女混合雙打了。
廖清搖了搖頭,一臉鄙夷的說:“那都是後者編撰的,不排除後來司馬光當了官有人想討好他而編的,事實上很多東西經不起證據學的推敲。要淹一個6歲左右的孩子,那缸起碼得一米高吧,可事實上我們華夏的窯燒技術雖然一直在進步但也有落後的時候。”
“在宋代,那麼大的缸是燒不出來的。”廖清有些諷刺的說:“可笑吧,現在你全世界去找,宋代根本就燒不了能淹人的缸,全國出土的連大一點的碎片都沒有,而這個故事卻是家喻戶曉,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諷刺。”
一個考古學的大師用證據學的角度去懷疑曆史學,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但廖清的學識還是讓林飛肅然起敬。
“跑題了,不好意思!”廖清咳了一下,有些難為情的說:“一時激動,老頭子有時候也是書生氣太重了,酸腐得很,用你們的話來說就是有點憤青。”
林飛已經正襟危坐,擺出一副好學生的姿態等著他繼續說。廖清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說:“找到了那塊墓碑,那一切就好推斷了,商周時最出名的太師除了聞仲外就是薑子牙,之所以篤定是聞仲而非薑尚,是因為當年薑尚是無疾而終,以他的成就和地位不可能設這種空墓。”
這倆,都是神話人物吧?林飛聽得腦子有點發暈,一個古玩界的泰山北鬥說起神話故事還是滿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