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道存在的都市風景,一道被人們認知的都市風景,缺了它,總覺得少了點兒什麼,歲月,給他披上了印記的外衣。
還是在小城很破舊的時候,在一個拐角兒,有一個修車攤兒。我記得那時候,他的頭發就已經花白。這也是我上班的必經之路,每天,他起的比我早,因為我每天都會碰到他,此時,他的攤子已經鋪開了。
一輛破舊的獨輪車放在一旁,一張滿是窟窿的破油布平鋪在地上。上麵擺著修車的工具,鉗子,改錐,各種型號的扳手,補胎用的車內胎,膠水,銼,還有打氣筒。其它散件兒,諸如螺絲,車條什麼的。他總是忙碌的,有時,修車的人還排著隊。
他修車的手藝極佳。不管你多急,怎麼催促,他還是不慌不忙的修著。他很少與顧客爭辯,顧客挑剔的時候,也隻是茫然的一笑,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周圍的鄰居,他修車從來不要錢,隻要你不換零件,從來都是盡義務。
刮風了,下雨了,他身後的買賣家,總是讓他進來躲避。若是雨哩哩啦啦下個不停,他就會坐在買賣家的門口,靜靜地等著雨停,看著雨激起的水霧,看著雨積起的水窪,看著雨窪裏濺起的泡泡兒。他耐心地等著,吃著自己帶來的幹糧,喝著屋主人的白開水,很少與人家交談。
冬天,在三九天的時候,他會躲在買賣家的門後邊,從玻窗裏望著,等著顧客前來。來人了,他會毫不怕冷得跑出去,做著機械重複的工作,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著,誰也沒有留意他,他的存在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天熱的時候,他會豎一把陽傘,這可是他的新製件兒,小心翼翼的打開合攏,用了幾年還是好好的。秋天來了,他會拿出時令新鮮的水果分給鄰居們,這時,大家才會看到他燦爛的笑容。他的牙齒掉了,前麵露出豁齒,他的頭發幾乎全白了,大家這才意識到,他老了。
小城擴建了,他的一席之地被侵占了。買賣家蓋起了高樓,自行車變成了電動車,摩托車,但是,車胎還是要補的。人們驚異的發現,他在樓的陰涼裏,便道上還在擺著車攤兒。手推車變成了三輪車,他的身子有些佝僂了。
城管的來過幾次,轟過幾次,耐不住高樓裏的買賣家說好話,街上的行人填好言,也是,城管員的老子們都幫腔,弄得城管沒辦法,他就這樣不合法的存在著。還是老規矩,鄰居們補胎修車還是免費的,隻是他的手藝隨著時代進步了。
人們從走過的日子裏了解了他,他是一個獨居老人。每年的時令水果,是老家的鄉親們送給他的,他又轉給了鄰居們。他現在開始吃盒飯了,身邊多了一個暖瓶,他開始喝茶水了。他臉上皺紋清晰可見,頭發謝頂了,有時幾天看不到他的身影,可是幾天後他又出現了。他病了,又好了。
一天晚上,電視台播出了一條新聞:一個修車老人,捐獻了畢生積蓄讚助失學兒童。他捐了整整十萬元!我看清了,我們大家都看清了,就是他,我們的鄰居,就是修了一輩子車的修車老人。屏幕上的他,發自內心地笑著,笑得滿麵春風,笑得陽光燦爛,臉上紅撲撲的,就連缺失的門牙都那麼好看!
他不再修車了,他老了,他行動不便了,他進敬老院了。一道存在了多年的都市風景不在現了。大家頌揚他,我,我們想他。你好,修車的老人!祝您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