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黑夜裏那些迷失在都市裏的靈魂(2 / 3)

晚上,我們坐在黃浦江畔,吹著潮濕的江風,李忽然的就開始哽咽。他訴說著與她前妻的一切不快與無奈,他說他後悔自己的懦弱,他愛著我又不能放下她……我對著他的訴說無動於衷,在夜色裏,我看著這個在工作上雷厲風行,在感情上卻如此懦弱的男人,心裏是愛恨交加,他的背叛曾經深深地傷害過我,可是我還是希望他能幸福!

最後一次見到李,是在我重又回到深圳以後。那天我和新同事在酒吧玩,在酒吧我們又碰巧遇上了,我發現他變了好多,他不再是當初的那個風趣幽默的他了,他的身邊不知何時多了一個女人,一個風月場中俗豔的女人。看來他已經習慣了這種媚俗的遊戲,我看著他繞著手臂摟著那個女人,他的做作讓我惡心。那一刻,我不禁暗自慶幸,可心底深處仍有深深的痛讓我感到窒息。

當我站起身子準備與他告別,他衝過來緊緊地抱住我,他的淚瞬間就沾濕了我的肩膀。我呆住了,這是他在我麵前的第二次流淚,我靜靜地站著,任憑他緊緊地擁著我,我在想,也許這是我們的最後一次相遇了,他的好與壞,早就與我無關了。

和李的故事結束了,不過,在某一個黃昏或某一個黑夜,我仍然會回憶起和他的那段過往,我知道我是想刻意忘卻的,也許是越是刻意它反而越是清晰。發生過的片斷它隻能封存在腦海,永遠無法抹去。

鄰桌的訴說似乎永遠沒有停下來的打算,這些與愛情有關的故事,總是左右著人的心靈,讓人迷失其中,欲哭無淚。就像是眼前這玻璃樽裏紅紅的燭淚,我凝視著,不知不覺我的心好象也變得越來越不堪,燭光的跳躍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兩年前的自己,在李的身邊笑得如此的燦然……

懷舊的歌聲仍在耳邊不斷繼續,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美好的情懷,隻是態度卻猶豫不決……

牆上作為裝飾的綠葉子仍舊在蜿蜒爬伸,那一片片的葉子好象要爬到陽光下才肯罷休……我低頭慢慢吸著杯子裏的果汁,聽著旁邊傳來似有似無的歎息……我忽然覺得都市的生活太單調無聊太鬱悶複雜了,每個人都是別人故事裏的影子,包括我自己……也許都市裏的人都活得太累了,時間、空間的交織,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利用,職場上的明爭暗鬥,人與人之間已不可能有真正的交心,每個人都深深隱藏著自己,寧願獨自無奈寧願獨自寂寞,也不願把心裏話說出來。

每天穿行於大都市,穿行於地鐵與家之間,城市的快節奏和生活的超現實,永遠是都市人麵對的主題。這種迷失的靈魂,也許隻有等到閉上眼睛的那一刻,才能算真正解脫了。就象:“有一種鳥,隻能不停地飛,累了就在風中休息,隻有死的時候才會落地。”現實中的都市人不正像這種無足鳥嗎?

我又埋首在第二杯的果汁裏,在輕柔的音樂聲裏,開始回憶我的第二個故事,他叫胡。是一個生意人。因為我的心靈曾經兩次的重傷過,所以對任何事都是抱著風清雲淡的態度,當有一天遇見他,那個叫胡的男人,當我聽著濤聲,靠在公園的樹蔭下抱著書本昏昏欲睡時,他把一幅描繪我的簡單素描遞到了我的手上,我愕然了,看著那個畫中的自己,形似神更似。從小對美術亂七八糟的我,在那一刻竟然對他崇拜無比---尤其是看到他的笑容好看親切溫和寬容以後,我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他的出現讓我相信絕對有上帝的存在。我相信緣分的巧合,我相信張愛玲說的:你在這裏,我也在這裏,不早一步不遲一步,我們就這麼偏偏遇上了。我們的思維巧合的相似,我們的觀念巧合的相同,我們的愛好巧合的一致,情感就這樣不經意地開展著。在和他認識半年後的日子,他就因病開始了住院,他就開始了在醫院與家,生存與死亡之間的長跑。

胡是個生意人,有著很強的美術天分,他的畫簡單幾筆,就能表現出別樣的主題和意境。他性格偏向於內向,但對於我,他卻從不惜言。他曾幾次敞開心扉和我談起他的經曆,創業期的艱辛,生意場上的勾心鬥角,婚姻和家庭不可調和的矛盾,以及對人生的迷茫,他的消沉和我的淡然相比,尤其顯得搪突。我輕描淡寫的話語慢慢地解開了他的心結,他對自己的未來重新恢複了信心,對生命重新有了熱情。他的依賴和信任讓我覺得更加有責任有義務去幫助他,慢慢地慢慢地,我發現他已經完全地離不開我,我的一句話每一聲歎息都能左右他的思維,在一個炎熱的夏天,知了也叫了的時候,卻叫出了一出熱烈的愛情,他的愛,和李的熱烈相比,顯得沉穩和踏實,讓我覺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