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定製帳篷(1 / 2)

徐秋澗擺了擺頭,道:“其實我也隻是碰運氣罷了,若是這凶手換了一身衣服,我也照樣拿他沒轍!”

案子一破,徐秋澗也沒有必要呆在這裏了,叫了宴賓樓的夥計,將屍體運走了,徐秋澗本想等到那掌櫃的回來彙報情況再走,但相信有萌兒和曹夢琴在,量他也不敢耍心思,所以也沒等了,帶著一行人回到了衙門。

一回衙門,徐秋澗便進了書房,半個時辰後,叫來了龍管家,將一張圖紙交給了他,道:“你趕緊到賬房取五百兩銀子,拿著這張圖紙到城裏的綢緞莊去,問一下能不能做圖紙上的東西?若是能做,圖紙上尺寸大小,我都有標注,你叫綢緞莊的人按照圖紙上的要求做!看五百兩銀子能做幾套這樣的東西?天黑之前一定要給我回複。”

龍管家拿著圖紙,仔細的查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圖上是個什麼東西?好奇道:“少爺,這圖紙上是什麼玩意?這麼稀奇古怪的!”

“你就別問了,趕緊去做!”徐秋澗催促道。其實圖紙上是他設計的是一頂帳篷,隻是帳篷的形式太過現代化了,所以龍管家並不認識。

見徐秋澗這樣急,龍管家也不敢再多問,忙下去辦了。徐秋澗又叫徐望將盧千戶和王百戶找來了,兩人一見徐秋澗,很是不安,以為徐秋澗改變主意,又要罰他二人。

“大人!你...你將下官兩人找來,有什麼特別事嗎?”兩人緊張的瞧著徐秋澗。

徐秋澗看著兩人,聲音有些悶沉,道:“今天本官在街上巡查時,發現城裏的難民已經人滿為患了,想找二位大人來商量一下對策!”

兩人一聽,頓時心裏鬆了口氣。“大人何必操這份心呢?城裏的難民,早已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去年那牛鼻子...啊!不,那去世的劉知縣也拿著沒轍,我看我們還是順其自然吧!”王百戶道。

徐秋澗眉頭一皺,沉聲道:“怎麼?難道二位大人是認為本官瞎操心了?”

看徐秋澗臉色不對,王百戶心裏一驚,看來自己多言有說錯了話,再看盧千戶也狠狠瞪了他一眼。老臉一苦,連忙道:“不,不,大人誤會了!隻是這街上的難民實在太多,我們想也管不了啊!”

“管不了?錦衣衛不是有監督百官的職權嗎?本官今天卻聽到不少難民提到了本府的知府黃道明,此人惡意為老百姓增加稅負,才致使老百姓流離失所,難民橫生。難道你們一直沒發現這問題就出在他頭上?”徐秋澗一拍桌子,將桌上的硯台都震得一陣抖動。

兩人嚇得一陣哆嗦,連忙跪在了徐秋澗的身前,磕頭道:“大人息怒,近幾年來,其實我們早已發現了黃知府的不良行徑,也向府上的同知袁世基彙報過了幾次,但同知大人似乎對此事並不上心,所以一直沒有追查下去。”

“那你們的意思是說,是同治袁世基的問題了?”

“這...我們...哎!”兩人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行了,是與不是,本官自會查明。”徐秋澗也不想與他們囉嗦,他既然決定要前往順慶府,自然會查清楚,但眼前是安置好縣裏的難民,否則這樣下去,遲早都會出事端。頓了頓,又道:“如今本縣難民不斷,本官希望二人大人能慷慨解囊,捐贈一筆銀子,用於這些難民,你二人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大人...我...我們!”兩人臉色一苦。

兩人猶豫,徐秋澗自然看在眼裏,冷聲道:“兩位大人難道不知道官逼民反的道理嗎?如今這縣裏的難民越來越多,若以後真鬧出個什麼民反事件,你我別說仕途騰達,就連身家性命都難保!”

兩人一聽,覺得十分有道理,最終點頭同意了。徐秋澗還叫他們將從東廠殺手那裏獲得六十多匹馬,盡快找到買主,賣掉籌集善款。兩人也連連答是,聽完徐秋澗的吩咐,才告辭離開。

兩人離開後,龍管家匆匆跑了回來,道:“少爺,綢緞莊掌櫃的,問你用什麼材料的,若是一般絲綢,五百兩可以做十套圖上的東西,若稍微好一點的,就隻能做八套了。”

“哎呀!”徐秋澗一拍腦門,真是糊塗,沒標注材料,做帳篷自然不能用絲綢了,連忙道:“龍管家,你知道什麼布料比較厚實些?越厚越好!”

“這,那船帆布行嗎?”龍管家沉思了一會,說道。

徐秋澗一喜,忙道:“行!當然行,這附近有嗎?”

“離縣衙五百米處的船帆商家就有!”

“那你趕緊到那裏去一趟,問問價格,再按五百兩銀子的數量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