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五裏外的狩獵場外,明宣宗剛狩獵歸來,此時正騎著駿馬邊走邊和身邊幾個年輕將軍有說有笑的閑聊著,看得出來明宣宗今天的心情比較好,因為他剛剛得到消息,樊忠在開平府和韃靼大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反擊戰,而且還小有戰果,算是漲了大明軍士的士氣了。
“皇上英姿勃發,風範絲毫不減當年太祖和太宗!若生在當年,成就必然高過太祖太宗!”一個將軍不忘拍馬的道。
明宣宗被這一通馬屁拍的心花怒放,當然麵上卻表現得很是謙虛,“噯……愛卿豈可胡說!當年太祖出生貧寒,又縫天下大亂,然卻能揭竿而起,先逐暴元,後滅陳張(陳友諒和張士誠),開辟我大明這百年基業,豈是朕能與之比擬的!至於太宗,文治武功更是高過於朕!朕更不能與他相提並論了!”
“皇上過謙了!如今我大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國力更是蒸蒸日上,這不都是皇上的您功勞麼?”那將軍又拍馬道。
“哼!古人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極盛則衰!我大明看似國力昌盛,然卻是暗藏危機!”這是一個極不和諧的聲音,說出來也很有分量,不但一幹將軍聽了很不高興,就連明宣宗都皺了皺眉,下意識回頭撇了一眼;
隻見他身後跟著一個清瘦的老頭,雖是跟著皇帝出來狩獵,卻依舊身作官服,頭頂烏沙,此時正不悅的盯著剛才那溜須拍馬的將軍,要是徐秋澗在場,一定會認出,這老頭居然是楊榮。
“楊閣老說出這等大逆不道之言,就不怕皇上怪罪嗎?”那拍馬將軍不冷不熱的回應了一句。
“哼!忠言逆耳,老夫句句屬實!老夫何懼之有……”楊榮理直氣壯,絲毫沒注意到前麵的明宣宗將眉頭都擰在了一起。
“夠了!楊愛卿……別忘了朕才是君,你是臣!朕整天被你們這些滿腹經綸的朝廷大臣呼來喝去,都煩透了,今天好不容易心情好,出來狩獵散心,你卻又說出這等不祥之言!真是掃興……回宮!”明宣宗終於沒能忍住發火,直接打斷了楊榮的話,對楊榮一通臭訓後,直接一揚鞭,騎馬朝皇宮而去了。
望著明宣宗消失的背影,楊榮下意識張了張嘴,驚愣了許久,想是還未反應過來!
其他將軍一見宣宗走了,也都紛紛跟了上去。隻有一人騎著馬在楊榮身邊駐足了下來,此人看上去已過四十,雖是一身軍裝,但麵目很有幾分儒雅,此時正笑著看向楊榮,道:“閣老可知皇上今天為何生你的氣?”
楊榮這才回過神來,瞧了瞧身邊的人,“周大人有何見教?”聽聲音很有幾分不服氣似的。
儒雅將軍像是也知道楊榮的為人,苦笑了笑,“皇上每天處理政務,見得最多的就是你們這幾張熟悉的臉,這見久了,肯定都會煩啊!順便提醒閣老一句,下次記得跟著皇上出來的時候,一定不要再穿你這身衣服了,畢竟這衣服看久了嘛,也會煩的!”
楊榮聞言呼吸都急促了起來,大概是上了歲數,呼吸起來像是犯了哮喘似的,“你是在嘲笑老夫嗎?哼!若不是擔心皇上貪圖玩樂,荒廢政事,你以為老夫願意跟著出來嗎,還有這身朝服,老夫是故意不換的,目的就是要皇上時刻看著,提醒他不能忘了國務!”
聽了楊榮的話,儒雅將軍不禁一怔,隨即苦笑的搖了搖頭,“閣老用心良苦,周某算是佩服了,如此閣老請自便,周某告辭……”說著也揚鞭馳去。
……
明宣宗氣衝衝的騎馬進了皇宮,剛下馬,就見一個宮女哭著聲音跑到了他麵前跪了下來。
“皇上!嗚嗚……你快去看看皇後娘娘吧!”那宮女一跪地,便泣不成聲的對明宣宗道。
明宣宗在這丫鬟麵上一看,居然還是皇後的貼身宮女,見其哭的如此傷心,不禁心裏一緊,急道:“皇後怎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