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張 邊關之急(四)(1 / 2)

“臣等附議!”一幹大臣私底下一陣竊竊私語後,最終還是同意了。

張太後一見,微微點了點頭,“如此,接下來就是調兵遣將的事宜了!”張太後說著,望向堂下的兵部侍郎張嵩,道:“張大人!軍中事務向來都是你在主持,如今我們還有多少兵馬可調用!”

“回太後!我朝北方九鎮皆有駐軍各五萬,其中大同和宣府最近,可調去興和!其餘各鎮相距興和甚遠,恐遠水解不了近渴!”張嵩說到。

“如此兩鎮兵力也不過十萬,對上韃靼的十萬騎兵,安有勝算?” 張太後不由得擔心起來。

一幹大臣聞言都沉默了,顯然也覺得頭痛,就在這時,有人建議道:“太後不必憂慮,其實我們還有兵力可調!”

徐秋澗在一旁,聞言不禁皺了皺眉,因為說話的是戶部侍郎苟錢,此人一肚子壞水,豈能會有什麼好主意?

張太後聞言則麵色一喜,不禁急切道:“苟大人,快速速道來!”

“我京師還有京軍十一萬,可調五軍營和神機營十萬一同北上!”苟錢得意道。

徐秋澗一聽不由得心裏一緊,這狗ri的當真出的餿主意!京軍的主要職責是防衛京師,根本不適合出京作戰。

明成祖遷都北京後,便將京軍分成三部分,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其中五軍營為步騎兵,神機營是掌管火藥兵器,而三千營則負責放哨巡邏。

京城總共十一萬兵力,調走十萬五軍營和神機營,僅剩一萬三千營,毫無戰力,萬一京師有變,便很是危險。

顯然想到此中厲害的並不止徐秋澗一人,於謙很想到了,並很快反對道:“此行斷然不可!京軍乃防衛京師的最後一道保障!豈能隨意調走?望太後不可采納!”

“哼哼!於謙,如今開平淪陷,興和也迫在眉睫,若不派重兵將敵人阻擊在外,到時興和和宣府都將獨木難支,京師危在旦夕,即便有十萬京軍又能如何?”苟錢衝於謙冷哼道。

“苟大人言之有理,北方胡人彪悍異常,若兵臨京師,對我大明必然是一場浩劫!”張太後顯然也很讚同苟錢的說法。

徐秋澗不禁心裏一提,趕緊拱手道:“還請太後三思!韃靼善騎兵,興和地形千溝萬壑,一旦入侵興和,戰力必將大打折扣,我軍僅需十萬兵力便足矣!無須再調動京軍前往了!”

“徐指揮使!本官看你是自信過頭了吧!韃靼軍士彪悍野蠻,即便不用騎兵戰力也在我軍之上,我記得永樂年間,太宗皇帝領兵五十萬,禦駕親征,結果也慘敗而歸過!足見韃靼之戰力驚人,我們區區十萬人也能抵擋?”苟錢顯然有意針對徐秋澗。

“苟大人!戰端未開,你何以漲敵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於謙聞言,很不滿的對苟錢說到。可惜話音剛落,幕簾後的張太後便冷聲開口了;

“行了!本宮覺得苟大人之言並非沒有道理,為了保險起見,本宮同意,調京軍十萬一同北上!”張太後道。

“太後還請三思!”徐秋澗和於謙下意識跪在了地上,請命道。

“夠了!你二人雖有才識,但事關我大明基業,本宮不得不慎重!”張太後直接回絕了徐秋澗二人。隨即又看向徐秋澗道:“徐大人!既調兵已定,剩下便是遣將了,你覺得可派誰帶兵前去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