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說服(1 / 2)

聽了徐秋澗的話,樊忠也很是動容,“聽徐老弟這麼一說,樊某當真如夢驚醒,可這要殺我的人究竟是誰派來的?難不成是韃靼和瓦刺的人?”

“何以見得?”徐秋澗下意識問道。

“畢竟我一死,開平城淪陷,顯然最大的受益者是他們!”樊忠應到。

徐秋澗輕笑著搖了搖頭,道:“既如此,你和那也先又該如何解釋?聽你說是他救了你,若真是韃靼和瓦刺所為,他們又何必救你?”

“這……”樊忠也微微一愣,細細一想,的確如此,雖然昏死後的事情他完全不記得了,但醒來確實是在也先的帳裏。

徐秋澗擺了擺手,“我們且不排除韃靼和瓦刺參與其中的可能性,但我大明朝必然有人難脫關係!”

“難道你懷疑是我朝有人在背後搞鬼?”樊忠一愣的道。

徐秋澗點了點頭,開口道:“樊大哥還記得我們剛才談到的那封開平城淪陷後的邊關急報麼,據你所說,開平城淪陷時,你就已經出事了,可邊關急報上卻說你英勇就義了,儼然是偽造了軍報,試想,敢冒著殺頭的罪名偽造這封軍報,相信偽造之人必然知道你已經再也回不來了!”

“沒錯!你說得對,按照這樣推算下去,偽造軍報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派刺客殺我的人了!”樊忠聞言,不由得深皺眉頭,下意識緊握了拳頭狠狠在屋內得的桌上一砸,“竟不想害我之人竟是我大明的人!可此人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個人生死是小,然而卻枉害了我大明五萬將士的性命啊!”

徐秋澗下意識也神情凝重了幾分,“如果我們臆測的不錯,這背後之人必然所圖甚大!試想,他們害死樊大哥你的主要目的是讓韃靼輕易攻破開平城,而朝廷對此必然不會袖手旁觀……”

“確實如此,我也聽說了,開平城淪陷後,朝廷幾乎調走京城周邊府衛的所有兵馬前往開平!”樊忠也接過話道。

“不僅如此,連守衛京城的十萬京軍也一並調走了,僅剩的兩萬三千營如今也雖皇上和我前來增援這居庸關了,京城如今儼然是一座空城,難道……”說到這裏,徐秋澗麵色越發難看起來。

“難道此人最終的目的是京城!”顯然樊忠也猜到了徐秋澗的擔憂,不禁震驚道。

徐秋澗神色帶著幾分凝重,重重點了點頭,“若是如此,情況必然緊急,我這就得去找皇上和於大人了!樊大哥,你先在此休息,一會我再過來找你!”說著便匆匆離開了房間。

半盞茶後,居庸關關城上,明宣宗,於謙和常荀等人很是吃驚的望著對麵麵色略帶凝重的徐秋澗;

“徐兄,你……你說有人想圖謀京城?你是怎麼知道的?”於謙很是不解的望著徐秋澗,因為徐秋澗將他們叫他一起後,就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說有人蓄意圖謀京城,這讓他們相當吃驚。

“這隻我是我的一番猜測,具體還得求證才行!”徐秋澗也不知道怎麼解釋,下意識回答道。

“什麼?猜測?徐大人可知道軍中無戲言,如今又是關鍵時刻,你僅憑一番猜測就想讓我等相信麼,若是換作他人,我定治其妖言惑眾之罪!”常荀也不禁皺了皺眉,很是不高興的道。

“正因為是關鍵時刻,徐某怎可信口開河呢!”徐秋澗有些著急。

“既如此,徐大人的這番猜測,可有依據?”常荀仍有不滿的反問道。

徐秋澗聞言不禁一陣為難,他的這番猜測雖然是有依據的,但前提是必須要讓樊忠出麵才行,然而樊忠現在顯然不想當著眾人的麵承認原來的身份。自己該如何說,才能讓他們相信呢?

徐秋澗最終向明宣宗拱手,道:“皇上!微臣的這番猜疑確有依據,但此時不便言明,還請皇上相信微臣一回!”

“徐愛卿……你這……”明宣宗顯得有些為難。

“皇上!事關京城安危,微臣豈能危言聳聽,隻是此時微臣確有難言之隱!還望皇上相信。”徐秋澗急切道。

於謙站在一旁,猶豫良久,也終於站出來開口道:“皇上!徐大人忠君愛國,微臣也相信他沒有說慌,之所以不說原因,想必也有他的苦衷,既然事關京城安危,我們最好還是相信徐大人所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