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有約
作者:孫鶴然 霍娜
雖然他們已經開始步入而立之年,但80後畢竟是80後,麵訪同樣是80後的現任戶外用品企業探路者CIO牛小虎之前,記者心裏不禁暗暗做此想法。
但在與之攀談一個小時之後,眼前的這位80後CIO讓記者大跌眼鏡——沉穩幹練,思維縝密,做事有規劃、講方法,言談間儼然大將之風,唯一顯露出年齡特征的就是他身上一直保持著的那種“初生牛犢”般的衝勁兒。
向前衝 實踐先行
談起職業成長經曆,牛小虎坦言,自己能走到今天不是偶然的。
本來應該2005年大學畢業的牛小虎,早在2003年就開始了社會實踐活動。當時隻有大二的他,做過工程師助理、經理助理,也和同學一起成立過工作室。在本科最後一年進行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們可以選擇做校內的項目,也可以選擇校外的。牛小虎果斷地選擇了校外項目,因為這樣不僅能接受學校的檢驗,更能接受社會的檢驗。
2005年,牛小虎進入了千喜鶴集團參與信息化工作。一進入公司,牛小虎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公司前任沒有完成相關的交接工作,留給他的是一套無法登錄的係統。麵對困難,牛小虎下定決心,夜以繼日,兩個月沒出廠門半步,最終成功破譯了係統登錄口令,使係統運行恢複正常。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件事情其實是非常小的一件事情,但它對當時的我卻是必須要做而且意義重大的一件事。”牛小虎回想起這段經曆有些感慨,“之所以能完成這件事情,不隻是迫於工作的壓力,也不僅僅是憑自己的技術功底,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心深處一種向前衝的意願。”
談到“向前衝”這三個字,牛小虎又向記者說起另一件事情。他剛入職不久,千喜鶴要從石家莊搬到北京平穀,公司準備把牛小虎派到平穀。牛小虎找到領導,說自己在這裏幹的也挺好,是不是非要到北京去,如果幹不好,還能不能回來。領導一句話就切斷了牛小虎的後路:“在那兒幹不好,你就別回來了。”正是這句話,堅定了牛小虎一直向前衝的勇氣和信心。
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當時牛小虎就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劃。他不斷地提到,畢業之後的頭三年對於大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牛小虎認為,一個人的價值觀、行事風格和對社會的認知基本上是在畢業三年之內形成的。在大學裏麵學到的知識和社會實踐畢竟是有差距的,在學校裏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獲取知識的方法。如何將所學到的知識和工作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是這三年之中的主要任務。而具體到每一年,牛小虎的規劃也非常明確,第一年技術、第二年業務、第三年管理,這樣的成長階段在企業信息化從業人員中非常有代表性。
定標杆 找不足 不斷進步
無論在千喜鶴還是在探路者,在非IT企業中進行信息化工作,牛小虎都有自己明確的目標體係——技術、企業業務、行業。他認為,首先,紮實的技術能力是每個IT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第二,要在傳統行業裏應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就必須深入了解企業的文化和作業流程,否則,再多的技術知識,再強的技術能力,也無法與企業的業務需求契合起來;第三,尋求行業中的標杆企業,就算所在企業做到了國內第一,還要尋找國際範圍內的標杆企業,對比所在企業與標杆企業在信息化上的差距。在這樣的原則下,不管是企業還是個體都能找出自身的不足,明確自己的目標,進行有效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