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一為母親,二為天下蒼生。道不合者不相為謀,此仇不報絕難以瞑目。
“陛下!”有人進言道:“越以戍邊功高而目無法紀,於我大古有不臣之心,當誅!”
“陛下!”又有人跟著附和道:“先皇歸位這本就是您的天下,他一介武夫又能有多少能耐?故此,請陛下即日發兵征討逆賊。”
“不可!”頓時有人反駁道:“聽說越手下有驃騎雙將,法術高強勇武非凡,陛下不可草率啊!”
“為何不可?他一個小小金華還能擋住陛下數十萬精兵?”
“兵不在多,將不在勇,當有修行之士伴駕方才穩妥。”
“三霄閣高手如雲,隨便出來幾個就能輕而易舉的將那雙將拿下......”
......
一眾大臣相互爭執,朝堂之上人聲鼎沸,皇帝皺起眉頭。
細目一瞧之下,唯有一人紋絲不動。
丞相身著朝會新衣,在眾人最前麵低頭不語。
“好了!”皇帝被這一幫大臣吵的腦袋要炸了一般。
眾臣立刻停止了爭議,垂首躬身聆聽皇帝言語。
“丞相,今日為何一言不發?”皇帝看著丞相有些不悅的問道。
“啟稟陛下!”前移一步,丞相艱澀開口。“不能為陛下分擔憂愁微臣痛心疾首,故此不敢言語。”
“嗯!”皇帝點點頭道:“朕知道丞相操勞國事身心疲憊,不過也應當給朕一些建議,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丞相何不言論一番解開朕的心結?”
“陛下!”丞相雙目中淚花閃動,龍鍾老太之軀微微顫抖。
“我大古王朝屹立不倒近乎萬載,為何能長盛不衰?”丞相淒淒道:“隻因曆代君王以天下為家,以萬民為本,精兵簡政勵精圖治,方才有今日之局麵。”
“八雄並立皆歸順我朝,唯有那西域強人野蠻桀驁不服管教,卻也被我大古王朝死死扼住咽喉,不得進入中原半步。怎奈陛下兄弟二人本為一家,如今卻要刀兵相向,卻問陛下,是為何故?”丞相抬起頭迎著皇帝的目光。
“你......”皇帝一時間竟然愣了,他想不到丞相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多日上朝商討兵發金華之事,眾臣之中唯有丞相多方阻攔。
“在丞相的眼中我這皇帝竟然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不僅如此,還拿黎民受苦兵士怨言等等來要挾朕。”
“哼!今日我看你到底同不同意。”
對於丞相的話皇帝不回答又不行,回答又恐言語不妥,因此狠狠猶豫一番方才說道。
“我天朝隻有一主,那就是朕!”皇帝站了起來:“任何膽敢違抗命令,圖謀朕的天下之人都是賊子,當誅,當誅!即便他是朕的兄弟又能如何?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再者來說我欲增兵救援金華卻被他以妖術阻攔,不臣之心如昭日月。難道還要我向他低頭不成?”
“陛下!”丞相心頭一熱,個中緣由他雖然不太清楚,但是這皇子在自己眼中長大,心性脾氣卻是早已了如指掌。
數日來苦口婆心良言相勸均不能動搖皇帝征戰之心,於是丞相將一口悶血壓在胸口繼續道:“征討之事微臣並不反駁,隻是如今連番賦稅黎民早已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倘若西域強人突然出擊又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