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眾人離去,閻羅殿隻剩下四個人。
閻羅王、諦聽、秦廣王和展青玉,幾人坐下來細細的從諦聽那裏聽來了諸多注意事項,一炷香之後也一起出發前往某一處法界尋找金身蓮台。
閻羅王在眾人走後又修書一封,親自以道法送到外界,親自點驗了隔著巡邏和兵力布置方才回到殿中打坐。
諦聽神獸帶著展青玉和秦廣王,一路之上虛空而來,穿過烏雲十二層封印十二道,終於來到一處荒蕪星球之上。
此星距離地府最近,也最為隱蔽,若不是諦聽帶路萬千法界可以說無人可以找到。既然這麼隱秘必然有著稀世之寶存在,展青玉靠近這星體便感覺到了強大的防禦能量。
諦聽在空中未落地時便顯出原型,竟然是一隻白毛異獸。不光是展青玉,就連秦廣王也驚歎不已。展青玉通過太極圖搜索出了有關諦聽的傳說,這一看頓時驚呆了。
身高五尺有餘,強壯非凡,頭頂一根獨角。獨角上帶著奇特的花紋,遠觀如獅虎,近觀又似怪獸。貌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緣稱“九不象”。
傳說此物沾有“九氣”,即“靈氣、神氣、福氣、財氣、銳氣、運氣、朝氣、力氣和骨氣”。能起到“辟邪”、“消災”、“降福”、“護身”等作用。
一些虔誠的佛門信眾更是相信沾上諦聽的“靈氣”即能使家運昌隆,基業常青。諦聽形象被製成配飾,孩子帶上它則茁壯成長,長大能成為誠者、賢者、智者、悟者、覺者、壽者。
成年人帶著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
據說諦聽善聽具有“坐地聽八百,臥耳聽三千”的能力,又稱“地聽”,“地”蘊涵心地的意思。如地藏偈讚雲:“稽首本然淨心地,無盡佛藏大慈尊”。所以,能用心聽者為“善聽”。
諦聽能辨別世間萬物的聲音,尤其善聽人心,能顧鑒善惡,察聽賢愚。
“地聽”諧音“諦聽”,在佛理中,真俗二諦表示世間、出世間的佛法義理,所以“諦聽”有用心聆聽真實佛理的意思。
佛經中常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的辭句。後來諦聽成了九華山的鎮山之寶,被視為吉祥的象征,而其形象也大為改觀,集眾瑞象而成為具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瑞獸。
簡言之,獨角表公斷力,如《論語》中孔子認為子路說一不二,“片言可以折獄”。龍身表吉祥,虎頭表示智勇,犬耳表善聽,獅尾表有耐性,麒麟足表四平八穩,以善為寶。
傳說中的諦聽與眼前的實物很多不同,但是大致都描繪的有模有樣。幾人落在一處平坦山頂,諦聽聽了半天才讓秦廣王以道法打開一道缺口,三人順著洞口進入了一處洞穴。
諦聽果然非同凡響,獨角穿天輕吼一聲一道光芒閃過便撕開一道封印,一處洞天豁然出現。
“此處乃是我主人證道的地方,主人有一尊蓮台,此處還有一尊。”諦聽說道:“進去吧,拿到拿不到隻能看你自己,記住萬法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