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鯉鎮隸屬原九郡,也是牧祉軒的封地,與瑤城也就半天的車程。
據說雙鯉鎮的名字由來是,鎮上有一條小溪,溪中有個潭,狀似兩條鯉魚。
這是一個古鎮,因為地理關係,朝代更替也沒將戰火燒到這裏,因此,很多富商當年為了躲避戰亂,紛紛舉家遷來此地。
鎮上高門大院,富戶不少。如今天下安平,大家也舍得修橋鋪路,這就將生活環境打理的很是怡人。
趕車的大叔叫嚴凱,是個實在人,樸實的衣著幹淨整潔,綰起的頭發,一絲不亂,黝黑的麵孔,笑起來憨厚可親,讓人覺著很安心。
他來至雙鯉鎮,因家裏種植桃樹,這天他是來瑤城賣桃子的,空車回去,順路拉上花朵兒。
閑談中嚴凱知道花朵兒沒有去處,遂熱情的邀請,“朵兒姑娘要是暫時沒地方去,不如就到我家吧。你若來了,賤內也好有個伴。”
其實,他也有私心的,上個月,他的妻子生下個閨女,因為連續生了三個丫頭片子,這心情就不是很好,家裏也沒有個可以和她說上話的女眷,幫著開導談心。
聽嚴凱這麼一說,花朵兒也就不推辭,反正可以省下住宿的錢,何樂不為呢!話說,她的一千兩還有大用處呢!
嚴凱的家就建在那座叫金霞山的山腳下,三間大瓦房,寬敞明亮,收拾的幹淨整潔。
屋前小雞啄米,屋後盡是桃樹結滿累累碩果。還有一條山澗,水流清澈。嚴凱便在不遠的低窪處修了一個魚塘,塘邊的一塊空地上,盛開著明豔的向陽花。
這裏就是個世外桃源啊!
嚴凱的馬車才剛駛進屋前的小道,他的一對閨女就已經喊著“爹爹,爹爹”歡快的跑出來迎接。
嚴凱放緩車速,臉上慈愛的笑容在夕陽下閃著金光,“大丫,二妞,慢點跑,別摔了!”
很快,馬車在屋前的空地上停下,嚴凱跳下車,健壯的手臂左右一攬,將兩個撲進懷裏的女兒,抱起,轉了個圈,又在兩娃的胖臉上各親了一口。這才放下孩子,回頭看向已經下車的花朵兒,招呼孩子道:“來,這位是朵兒姐姐,快叫姐姐!”
倆娃這才看到多出來的陌生人,打量了一下怯生的喚了一聲。
花朵兒笑眯眯的和她們揮手問好。
“走吧,我們進屋!”嚴凱一左一右牽了孩子,招呼花朵兒朝屋裏頭走去。
剛到堂屋,嚴凱的妻子抱著剛出生的老三也走了出來。
“回來啦!”她看向丈夫的同時也注意到了緊接著走進來的花朵兒。愣了一瞬,“這位是……?”她又把目光轉回嚴凱臉上。
嚴凱忙著介紹的時候,花朵兒已經站在她跟前,甜甜的叫了聲“嬸子!”
這位嚴凱的妻子五官長的不錯,隻是長年的勞作,膚色暗淡粗糙,頭發用一塊藍底白花的布巾包著,因為剛生過孩子的緣故,身材微微有些發胖。
嚴氏打量了花朵兒一圈。見是個長的好看,有喜感的姑娘,這心裏不覺就有了幾分喜歡。招呼著花朵兒坐下,又將懷裏的嬰兒交給嚴凱,連忙去廚房做晚餐。
大丫頭已經五歲了,乖巧的跟著母親去廚房幫忙。臨走時,清澈的眼睛還偷偷怯怯的瞟了花朵兒一眼。
二妞才三歲,咬著手指,躲在嚴凱的身後,也羞怯的望著陌生人。
吃飯時間,嚴凱的老父親也下地回來了,看到家裏多出來的小姑娘,咧嘴笑著問好,談吐間,卻頗為儒雅,像一個清雋的教書先生,但是又不帶酸腐味。
嚴家人的生活簡單而充實,每天,天才剛蒙蒙亮,嚴凱就要將頭天摘下的桃子運往瑤城販賣,晚飯時間回來。
嚴老爹負責在家打理桃園。嚴氏帶娃、煮飯、喂家禽。嚴凱母親去世的早,所以家務隻能由嚴氏來做,想她一個才出月子的女人,確實不容易。
花朵兒來了,她包了這個家裏的夥食。閑暇時,就帶著大丫和二妞去桃林幫忙摘桃子。
手腳勤快,又做的一桌好菜,哪怕是最簡單的食材,她也能變著花樣的做出可口的美食來。
嚴氏可以安心帶三丫頭,沒那麼累,休息的好,再加上,受到花朵兒愛說愛笑的性格影響,這人也跟著霍然開朗了。
所以這一家人很是喜愛花朵兒,特別是大丫和二妞,跟著這個大姐姐滿世界的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