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洛口大倉(2 / 2)

李密倒不是不信任這挑選出來的七千精兵,事實上單單隻是程咬金所帶領的那將近兩千的武道高手就足以將這裏的守軍一網打盡了,不過李密要求的是萬無一失,畢竟這裏是糧倉,倘若交戰過程中有那麼幾個漏網之魚拚著魚死網破,放火燒倉,將糧倉裏麵的糧食燒的一幹二淨,那麼這次大夥可就白來了不說,那擴大隊伍的想法更是無從談起。

在來的路上,李密已經對幾位首領說的他的打算。以這七千精兵攻下興洛倉,然後立刻開倉放糧,招攬人手,伺機攻打洛陽,奪取天下。這所有的前提都建立在能夠得到興洛倉裏儲存的大批糧食的情況下,因此這一仗雖然並不大,可是卻至關重要。

五更時分,程咬金一下命令,埋伏在城牆下的幾十個武道高手立刻悄悄的摸上了城牆,將那些巡夜的士兵摞倒。接著上千疾風部的武道高手隨著城牆上的信號運起內勁同時躍起,一瞬間就跳上了高高的城牆。

隨後,那緊閉的城門被悄悄打開,就在那些普通士兵魚貫而入的時候,程咬金已經帶著疾風部的高手摸向了糧窖。至於城內駐紮的那一千多官兵,自有那些普通的士兵去對付,而程咬金所要做的就是保證這些糧窖的安全,免得被損毀。

等到城內負責守衛的官兵察覺的時候,他們已經被義軍給團團包圍,而那糧窖也完好無損的被程咬金所占據。興洛倉守將邴元真猝不及防,隻得率眾投降。

這般輕易的就攻下了號稱本朝第一的糧倉,人人喜不自勝。然而就在李密得意洋洋的接受眾位首領的道賀時,程咬金派人來報,興洛倉所有的糧窖已經清點完畢,其中有將近半數的糧窖已經空空如也。

李密急忙召來興洛倉守將邴元真詢問,方才得知原來最近幾年天下大旱,糧食歉收,結果興洛倉並沒有在放進一滴糧食,反而運出去不少,其中倒有多半是經水路運到了揚州,供當今天子食用。

雖然糧倉中隻有一千多萬石的糧食,不過對於瓦崗軍來說,已經是戰果輝煌了。天色一亮,李密就下令,除了程咬金所屬的人馬負責守衛興洛倉以外,其他的人馬全都奔赴四周,諭告四方百姓,開倉放糧。

霎時間,四鄉百姓扶老攜幼,背筐挑擔,紛紛湧到興洛倉。那浩大的聲勢,別說是程咬金等人,就是李密也所料不及。雖然說大夥早就知道這一開倉放糧,賑濟貧民,肯定能得到四方百姓擁護,然而讓眾人沒想到的是,這聞訊而來的百姓也實在太多了點。

短短的幾天時間,興洛倉的糧食就放出去將近一半,那可是六百多萬石糧食啊!看著那蜂擁而來的百姓一個個麵黃肌瘦的樣子,負責發放糧食的程咬金當即就下令,讓夥夫在糧倉麵前的空地上排開十幾個大鍋,將那生米做成熟飯,來領糧食的百姓先飽吃一頓,然後在扛著米袋回家。

程咬金的這種善舉頓時讓李密大為讚歎,隻不過他卻是從另一個角度欣賞的:昔日楊玄感起兵圍困洛陽之時,曾開倉放糧,賑濟百姓。結果朝廷就認為楊玄感開的是朝廷的糧倉,那些領過楊玄感米粟的百姓就是與楊玄感私通,也是叛賊。於是朝廷就在洛陽四周挨家挨戶的排查,將那些凡是領過米粟的百姓通通綁到城南活埋了。

而今程咬金卻讓這些前來領米的人先行飽吃一頓,那就等於給他們釘上了瓦崗的印記。畢竟來領米的一家也隻有一個人,可是隨同來的家人卻全都吃了這香噴噴的熟飯。而吃過了義軍的糧,那就自然是屬於義軍的人了。就因為這個,李密對於程咬金就十分讚賞,認為這些百姓稀裏糊塗的就被程咬金給綁上了瓦崗軍的戰車。

雖然說的確有很多百姓在吃過那香噴噴的米飯以後,認為跟著瓦崗軍以後就能頓頓美餐,大魚大肉,因此而加入了瓦崗軍。而瓦崗軍的隊伍也在短短的時間裏就從七千餘人擴大到了十幾萬人,若是再算上留守在滎陽的隊伍,瓦崗軍的人數就可以算是如今全國最強大的一支義軍了。

盡管對於瓦崗軍的擴充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可是程咬金對於李密的讚賞卻是哭笑不得,他的本意是好的,結果經過李密這麼一解釋,卻完全變了味道。幸虧李密這話是私下對著程咬金說的,若是被其他幾個首領給知道了,他們還不用唾沫淹死程咬金才怪。

攻下興洛倉使得瓦崗軍聲勢大振,歸順降附者從四麵八方紛至遝來。其中既有小股的義軍,也有原本安分守己、老實巴交的百姓,更有原屬於朝廷任命的官員。其中青州宿城縣令祖君彥叛出朝廷,帶領手下人馬歸順義軍,更是讓瓦崗軍的聲威如日中天,一時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