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程咬金的理解,始畢可汗的意思就是:接楊廣回來,那是萬萬不行,他要回來,爺們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倘若唐公你想當皇帝,爺們倒是可以不避盛暑,以兵馬相助的。
聽了劉文靜的講解,程咬金的雙眼危險的眯了起來,這始畢可汗沒有順著李淵的思路往下走,反而倒將了李淵一軍。倘若李淵真的稱帝,就會成為眾之矢的。無論是朝廷的大軍還是各州的反王,就都成了李淵的敵人,到時候天下之大,卻再無他容身之處,除了死心塌地的投靠突厥,沒有其他活路可走。
始畢可汗能夠想出如此狠絕的招數,程咬金心中那股想要將他殺死的欲望更加強烈起來。若是這始畢可汗在多活幾年,隻怕整個中原都要被他給搞得烏煙瘴氣,像薛舉、竇建德、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高開道這些人都雖然各自稱王稱霸,但卻都曾依附突厥,北麵稱臣,受其可汗之號。
依靠這些代理人,始畢可汗就可以讓整個中原大地從此戰亂不安,陷於內鬥,永無一統之日。那時突厥就可以漁翁得利。所以想要順利的讓李淵統一天下,唯有先想方設法將這始畢可汗給搞死,免得這家夥從中作梗。
對於始畢可汗的如意算盤李淵也是心知肚明,奈何現在他是左右為難,若是依照始畢可汗的意見行事,雖然能夠得到突厥人的支持,可是卻會讓手下士卒離心。雖然說他最終的目的肯定是要麵南背北,可是現在並不是稱帝的好時機。
而不聽從突厥人的意見,卻又無法順利舉事,當下焦頭爛額的李淵隻好將問題扔給了在座的眾位將領,集思廣益,看能否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來。
看著那一大幫子文官和領兵的武將吵吵嚷嚷,半天拿不出一個有用的主意來,程咬金不耐煩起來,一腳踹開麵前的桌子,站起來大吼一聲“都給爺爺閉嘴!聽爺爺說話!”
他這一番動作當下就引起眾怒,盯著麵前圍過來那麵色不善的眾位官吏,程咬金伸手將地上的斧頭拿起來,冷笑著說道“怎麼?你們這群混蛋可是要和爺爺練練?”說著順手將那兩柄大板斧在手中耍了兩圈。
鋒利的斧刃立刻讓那些官員清醒過來,一個個趕緊轉過身去,免得臉上的神色激怒了程咬金,被他一斧子砍過來。在場的眾位將官既然敢參與造反,自然不是什麼膽小鬼,可是為了這麼點小事就得罪程咬金這莽漢,他們自然也不會做的。
大踏步邁過地上的桌子,程咬金來到大堂正中,朝著上首正麵色不豫的李淵行了一禮“唐公不必憂慮!在下到有個辦法或許能夠解了唐公的燃眉之急!”
“哦?速速道來!”李淵神色一動,這小子雖然話語不多,可是每次進言,卻言必有中,且先聽聽他的意見再說。
“唐公明鑒,這突厥人不是想要咱們放棄迎回楊廣麼?那咱們就效法伊尹放逐太甲、霍光廢昌邑的故事,廢皇帝而立代王。首先,咱們放棄迎回楊廣,遙尊為太上皇。唐公暫時也不稱帝,另立長安的代王楊侑為帝。同時,改變旗幟顏色大小,讓突厥明白咱們與朝廷是有區別的。
如此一來,既可以讓始畢可汗同意結盟,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告訴天下人,咱們起兵的目的是要安定隋室,終結戰爭,去除苛政。這樣一來師出有名,也就很容易被天下百姓接受了。唐公以為如何?”
聽了程咬金的話語,李淵皺著眉頭想了半天,雖然程咬金出的主意不倫不類,可是卻是眼下唯一能想到的辦法,並且也有點作用,當下李淵就有些無奈的說道“這主意算是掩耳盜鈴了,隻是眼下時局如此,不得不讓人出此下策。文靜,你這就準備在去塞外一趟,將本公的意見說給始畢可汗,尤其要著重強調一點,隻要同意結成聯盟,就算突厥人不出兵,本公作戰所俘獲的財物也歸他所有!”
計議已定,程咬金以為李淵舉事的事情已經是十拿九穩了,卻沒想到在更改旗幟一事上又出了茬子。裴寂認為大軍應當以親近朝廷為主,所以應該采用與朝廷同樣的顏色,也就是紅色。而劉文靜卻認為應該以突厥人的白色為主,這樣更能讓突厥人感覺虛榮一些,聯盟的事情也更順利一些。
為了這兩種不同的意見,兩個昔日的好友在李淵麵前吵得不可開交。這次,不用程咬金出主意,李淵就學著程咬金的辦法給和了稀泥,下令采用紅白相間的旗幟。這下,誰也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