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自行車不當奢侈品
雅生活
作者:李明敬
還在買汽車嗎?你OUT了!隨著人們對環保和健康的關注,自行車正在重新占領街頭。自行車,這個每家都有好幾輛的物件,恐怕便宜的百元左右就收為己有,但是千萬別因為這樣,就不把自行車當奢侈品。因為這是個一切皆能奢華的時代,隻有你想不到,沒有大牌做不到。
香奈兒(Chanel)、古琦(Gucci)、愛馬仕(Hermes)、芬迪(Fendi)等奢侈品牌早已看準此商機紛紛推出昂貴的自行車。甚至連中國的幾大互聯網巨頭也紛紛表示要進軍自行車領域。而豪華自行車已經成為中國一些時尚達人不惜重金購置的新寵。對他們來說,豪華自行車是超越豪華汽車、設計師手袋以及豪宅的另一種選擇。
與生俱來的奢侈
回想那個一切還要憑票供給的年代,“結婚老三樣”(自行車、手表、縫紉機)是許多人眼中的奢侈品,一輛鳳凰牌28自行車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需要花費一個工人整整三四個月的工資,可謂是奢侈品了。
其實自行車生來就是奢侈品,1817年,德國人德萊斯在法國巴黎發明了帶車把的木製兩輪自行車。很快,自行車成為當時歐洲人青睞的交通工具,也成為一種時尚的標簽,各大奢侈品製造商開始生產這種高級定製的奢侈品。比如,在1894年英國貴族培生(Pearson)爵士與夫人到紐約旅行時,就送了一輛車把是純銀打製的Tiffany自行車給他的夫人。而經典影片《羅馬假日》中公主和美國記者一起騎著自行車在羅馬街頭遊玩的場景,也已經成為人們心中永恒的風景。而中國末代皇帝溥儀更是自行車收藏界“鼻祖級”的人物,不但收藏了20多輛當時最高端的自行車,還鋸掉了很多紫禁城內的門欄以方便騎車。清末民初,一輛自行車均價在80銀元,相當於今天一輛中檔汽車的價格。1907年,日商在天津開設的加藤洋行為了推銷自行車,還推出了分期付款的方式,其廣告稱:“以三個月內為限,頭一月付洋30元,第二月30元,第三月20元。若付現洋,每輛75元。”這種促銷方式,可是領先了轎車幾十年。
自行車雖然生來奢侈,但是奢侈的絕不僅僅是車。因為在歐洲自行車一直是有錢人的運動,除了買得起一輛好車,你必須還要有很好的身體,否則就不能享受到這項運動的快樂。這還不夠,你還必須有足夠的時間去享受騎行,但這對那些“先富足後享樂“的人來說,以上兩點都是極度稀缺資源。這麼說來,還真不能把自行車不當奢侈品。
後天賦予的時尚
而今,奢侈品牌自行車能在全球風靡,還源於英國超模艾格尼絲·迪恩騎著她心愛的自行車穿梭在各大秀場之間,全球就引起了一股時尚型人騎車風潮。香奈兒(Chanel)、古琦(Gucci)、愛馬仕(Hermes)、芬迪(Fendi)等奢侈品牌早已看準此商機紛紛推出昂貴的自行車。
2008年“時尚大帝”Karl Lagerfeld設計了“純手工製作”全黑色香奈兒自行車。後座的籃筐是Chanel經典的2.55手提包,香奈兒標誌性的菱格紋路也出現在其品牌的自行車身上,加上出自香奈兒高級手工作坊的雙C標記和車身皮革,Karl Lagerfeld 親自設計,純手工打造車身,每一個細節都讓香奈兒粉絲為之瘋狂。整車價格約12150歐元(約合:8.6萬元人民幣)。
愛馬仕的一款名為“漫步者”(Le Flaneur)的全新自行車係列也不甘示弱,它是由巴黎自行車生產公司 Time 手工打造,車身材質為碳化纖維,每輛僅重11千克。座椅和手柄等部分采用愛馬仕頂級小牛皮構成,並有兩款以及三色可選。清風吹起愛馬仕的衣角,正好需要愛馬仕的自行車與之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