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吾兄肖繼石(1 / 1)

吾兄肖繼時,是一個漫畫家。他在省漫畫協會兼任有職,這隻是表麵;他的漫畫,帶有文人墨韻,多含深刻的道理於隱喻之中,不多問幾個為什麼,便不能生發裏麵幾重的含義;有的意思隻可意會、不便也不易言傳,靠讀者自己領會。他還主編了《國際獲獎漫畫傑作選》,一次相聚他熱情地送給我,簽題曰“昌永先生一笑”,口頭又說是送給我小子的,共兩本,看後給人展示一個絢麗多彩的國際漫畫天地,開卷有益,不僅僅是使人一笑二笑連三笑,有的還令你沉思,有的又令你慨歎。父子兩人都讀,雖然那小子才上小學,可是各人有各人的所得。

吾兄肖繼時,還是一個國畫家。他畫的國畫,是文人畫,不十分在意刻畫,卻尤其飄逸灑脫,墨趣極濃。在書畫的交往上,我們神交已久;俗話說以文會友,不假,許多的朋友,都是物以類聚而相知相交,成為莫逆。有一次他捧出一大摞他畫的國畫讓我看,才知道他於畫種和題材也很廣泛,什麼都畫,以花鳥為主。有一幅冷梅,尤令我深喜。我說送給我算了。他說行。隻是以後也未見他再提及這件事,也許他忘了;我想不會,有可能是他舍不得割愛的緣故。好的作品,對於作者來說,就像孩子。以後我再也未提及此事,怕一而再,強迫吾兄不得不忍痛割愛了。

吾兄肖繼時,還有一個名字叫肖繼石。為什麼叫繼石?是因為他熱愛石頭也。各式的石頭,他收藏了不少。雨花石的晶瑩剔透,三峽石的粗獷豪放,菊花石的藏巧弄秀,都能與人溝通交流。熱愛石頭,愛屋及烏,其他方麵的收藏,他也有許多妙品。譬如書畫金石印拓郵票瓷器等等。妙品不在市場價值貴賤高低,而在於收藏者自己獨有的鑒賞情懷。卞和玉起初是塊頑石,連國王和滿朝大臣都不能慧眼識之,其實呢,那竟是塊價值連城的寶貝呢!玩鑒古品,需要知識,玩鑒靈物,需要智慧。沒有一定的知識和智慧,就不會對收藏有興趣,也就不可能收藏有價值的藏品。

吾兄肖繼時,還是一個編輯家和理論研究家。他是一家審計雜誌社的主編,並兼任一家審計理論研究所的所長,這兩個職責是他在社會上的主業,也即賴以“吃飯”的營生。這家雜誌,現在是同業裏辦得佼佼的一個。當主編不容易,他是由編輯一步步走上來,可見他在這方麵會有很多的付出並有很多的成就。許多的稿子要經由他審定甄別,由他最後把關拍板定案。有時候,遇到會議他還親自上陣攝影。作為研究所的所長,要確定研究課題,要參與研究實踐,要出成果,要關注當下,還要關注未來。理論研究主要靠理性思維,這與浪漫的藝術生活,簡直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可他多少年就是這樣將它們統一在一起。

豐富的人生就是這樣。有這麼多的高雅的愛好,要求主人翁首先得是一個思想家,沒有思考沒有思想,哪會產生藝術美,哪能在現實中生活得遊刃有餘呢?為了表現他的思想和實踐,他不得不是一個藝術家,用藝術的語言作為載體來表述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表明對是非的判斷。於是他還不得不是一個社會活動家,沒有社會這個大舞台,他的思想就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有。一個有成就的人,必然是一個具備有綜合素養的人。就像梧桐樹,栽在哪都能枝盛葉茂。

有道是,人生有緣來相會,我與繼時兄,就算有緣。十多年前,我在另一個部門供職,有一天在鄉下,接到辦公室電話,告訴我局裏有客人來,我便往回趕,幾撥客人中,就有繼石兄,同他一起去的還有精明幹練氣質炯亮的唐華編輯,以及審計局陪同前去的人。我們邂逅相遇,因有共同愛好,一見如故,話說得如川如河。他們聽人家誤傳我書法寫得好,硬是要我給他們各寫一幅,事後也尊囑奉寄了。因為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也就沒有想到能有更深的相知的機會。可是正是因為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也就必然會有不期相遇的聚首。可巧前年,我調到審計部門工作,又有了經常相見的機會。一見一分別,轉眼就十多年時間了,合分過後,我們恰如兩條直線——他的生命的直線與我的生命的直線,在天空飄舞搖曳,突然邂逅相交又倏爾“勞燕”分開,分開了良久不期又不可預測地相交到了一起,就像際會了獅子座流星雨,兩條直線摩擦的光和熱,五彩繽紛地閃爍不停。

現在可好,因著工作關係,我們幾乎想見麵就可以見到。我剛到審計部門供職不久,便到省城看他,雖然我們相見的曆史就一次,彼此似乎就是老朋友了。人世間,生活和緣分使我們分分合合,唯一不能分開的,便是留念。這一交結也許會到永遠,也許還會有分開;可唯有留念,不再分開。我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