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之所以是高級動物,主要在於人類有思想意識和豐富的情感世界。在人類的精神寶庫裏,奉獻既是一種自覺意識,又是天性中與生俱來的自然行為。
奉獻是一種自覺。說奉獻是人的天性中與生俱來的行為,是因為人的天性不僅是自私的,而且也是奉他的。自私中有奉他,奉他中有自私。人沒有一點兒私欲,那是烏托邦式的大而公。人無私到不愛自己的孩子,不贍養自己的父老,甚至無私到沒有七情六欲,人類緣何能在?社會如何發展?這就是“人不為私,天誅地滅”的道理。自私分為必有的、可以容忍的和不可以容忍的幾類。必有的指受法律保護的私有利益,以及承擔正常家庭和社會責任的行為。可以容忍的,指因著自私的天性貪圖小利,愛占便宜,處處以我為中心,但尚構不上違紀違法的行為;這些行為不美,不過還隻限於道義的範疇。不可以容忍的指那些極端的自私,為了私欲不惜損害社會和他人,不履行和承擔自己的義務,直至嚴重違背社會公德和法律的行為。總之自私得有個限度,這個限度就是法律和道德允許的界限。人們贍養自己的父老,養育自己的孩子,表麵看是私情,但社會上老有所養,少有所育,社會安寧,人類延續,在人也是一種客觀的奉獻。
奉獻是一種境界。奉獻的起點是自愛。人不愛己,焉能愛人?但奉獻是高於自愛的愛,是由己而推廣於人的一種愛。中國有句名言,“以己之幼,及人之幼”,於是便可以以己之愛及人之愛,以己之需及人之需了。自愛是基礎,奉他是發展。譬如在這次抗“非典”鬥爭中,是醫生護士的,感到自己生命的寶貴與可愛,於是勇往直前,舍己救人,不顧個人安危戰鬥在抗“非典”最前線。是意外染上或懷疑染上SARS的人,就要從為他人負責的角度出發,主動接受治療,自覺實行隔離。是政府,就要關心人民的疾苦,組織好抗“非典”鬥爭,並要考慮製定長遠的預防突發性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措施。而絕大多數健康的人,就要想到我們應當為病人為社會為抗“非典”做些什麼?因為“非典”危害的是整個人類,誰染上誰未染上隻是個幾率的問題,麵對不幸染病的人,必要的預防是應該的,但歧視染病的人,就不應該,試想要是你自己這次不幸染上SARS了呢?
奉獻也是一種回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現代社會裏,人們的聯係越來越密切,哪一個人再也不可能離開社會而生活。每一個人為了更好地愛自己,就應該更好地愛他人。俗話說,“一毫之善,與人方便;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人有善念,天必從之”,天是什麼?天是自然。一個人常做好事,總要受到人們的稱讚和愛戴。受人們的稱讚和愛戴,為人處世也就方便。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讓我一升,我回你一觚;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我們為社會奉獻為他人服務,同樣也會得到他人的服務,享受他人送過來的奉獻。如果全社會每個人都具有自覺的奉獻意識,人間將是多麼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