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師爺起身道:“也好,屬下去說。”馮師爺剛要走,大奎又道:“切莫叫他與羅大海見麵,不然我的身份就穿幫了。”馮師爺答應著,轉身出了門。
大奎坐在那裏發著呆。許元,董虎,田風,周凱四人見大奎在哪裏深思也不便打攪。過了一會,馮師爺回來了。大奎抬頭問道:“黃老鏢頭走了?”馮師爺道:“走了,屬下對他們說張大人已經休息了不見客。另外告訴了他們羅大海已經平冤昭雪,叫他們放心。”
大奎疑惑的問道:“他們?”馮師爺道:“同來的還有一位頭上蒙著黑紗的姑娘,她就是大人說的那個黃鶯吧。”大奎點點頭沉思道:“明日由隆平府的王大人監斬,然後你們都回隆平。今晚我要回師門一趟,等我回來後與王大人計劃籌糧的事。”
馮師爺坦言道:“大人,籌糧一事非同小可,況且這件事不在大人的職權之內。屬下覺得此事需上報吳王,如今我大明正整軍備戰,所需軍糧不在少數,大人征糧如不經過吳王許可怕有麻煩。”大奎道:“既然這樣那就有勞馮師爺書寫一封奏折,差許元董虎二人送去應天呈與吳王。”
馮師爺點點頭,起身去取來文房四寶及一份空白奏折。田風過來幫著硯了墨,馮師爺取了空白奏折在桌上展開,提筆喂飽墨汁,略一籌措揮毫疾書:江南通政使張大奎奏報,昔日臣巡視至貴州行省順元地界,此地卻已飽受蝗災。百姓流離失所度日艱難,如今更是餓殍遍野生靈塗炭。臣奏請於江南富庶之地征集糧米二十萬擔押送至順元救災。望吳王殿下恩準,臣跪乞為盼。
馮師爺拿起奏折輕輕吹幹,呈給大奎道:“大人請過目,屬下如此措辭是否妥當?”大奎看了看道:“如此甚好。”說罷叫董虎取了自己的印信在奏折上蓋了印章。馮師爺折起奏折,在封皮表錄上寫下‘呈吳王親覽’五個小楷。待到墨幹又取了折匣將奏折放於匣內,呈給大奎。
大奎順手接過奏折道:“許元董虎。”許元董虎二人起身抱拳道:“屬下在。”“勞煩二位將此奏折連夜送至應天,交予湯和將軍轉呈吳王”。 許元接過奏折,二人抱拳道:“屬下遵命。”說罷轉身出了房門。
大奎站起身道:“如此我便走了,你等照俺吩咐明日斬了龐誌棟後便一起回隆平府吧。”馮師爺與田風周凱抱拳道:“屬下遵命。”
大奎取了龍泉劍懷裏揣了腰牌,便出門而去。
嘉禾縣是座小城,城牆低矮城門前也隻有幾個老軍把守。大奎大步走出城門,幾個老軍連問都不問,大奎的衣飾已經說明一切。
出了城門探手撩起衣袍下擺掖與腰上,取道向南一路飛奔。他心中有個結,須向恩師請罪。隆平府距天台山一千餘裏,照大奎的腳力明日午時以前便可見到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