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萬如此一說,大奎這才明白過來意思。
“來來來,兄弟敬你一杯酒,承蒙老哥指點迷津啊。”說著大奎當先飲了杯中酒。
老萬也陪著喝了一杯,放下酒杯老萬才問道:“張大人問這些是什麼意思?難道您想派兵剿滅血濺門?”問了這句話以後,老萬笑著搖搖手道:“我勸大人休做此想,那樓伊賀武功深不可測暫且不說,血濺堂在臨江府根深蒂固,想要徹底澆滅豈是那麼容易的?”
大奎嗬嗬笑道:“有萬老哥在就容易了,嗬嗬嗬。”
老萬聞言一驚,傻愣愣的看著大奎。大奎這才道:“明日你即隨我回蘇州,然後我們一起去臨江府。”
“張大人,你真的想一舉剿滅血濺堂?”老萬猶自不信,要知道血濺堂數百殺手可不是好對付的,這些人若要血戰盡可以一當百。
大奎神秘一笑道:“本官正有此意,不知道萬老哥可願祝我?”見到老萬猶自猶豫不決,大奎笑道:“無須老哥為難,你隻管認人便是。”許久,老萬方才點了點頭。
第二日,大奎便與盤步老萬離開了青浦縣,臨走時何崇誌忙問結果,大奎隻說道:“殺人者死,牢中的二名案犯何大人自行處置吧。”
現在唯一讓大奎揪心的事情便是血濺堂,其餘的事情尚在其次。
何崇誌聽到大奎的安排不禁有些頭大,這都哪跟哪啊?攪合一通撂挑子不管了?
三人三騎快馬加鞭回了蘇州吳縣,看到兵營中的三百精壯一個個身手矯健孔武有力,大奎十分滿意。俗話講:莊稼人不識貨,專挑大的摸。
這三百人武藝或許算不上高手,但根基確是十分紮實,而且若論身體他們個個都是壯漢型。這些人每天苦修武藝,勤練體力。加上好吃好喝的喂著,數月下來便將這三百人練成了精兵中的精兵。
如今的三百精兵已是刀槍精通,弓弩嫻熟。況且地上能跑,水裏能遊。這要用當代的話講,那便是水陸兩棲戰士。
正在大奎用人之際,洪五及田風,周凱也由湖廣等地回來了,並帶回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王福在四川,投靠了藺州宣撫使,彝族恒部扯勒君長奢氏(彝族)。壞消息是長奢氏不受大明管轄與雲南貴州連成一片,擁兵數十萬割據一方。
大奎聽到消息喜憂參半,喜的是終於有了王府福的消息,憂的是王福身在異地卻是如井中月霧中花。
“貴州行省不是由我大明軍駐紮嗎?怎麼會這樣?”大奎急聲問道。
洪五見問,這才詳細稟告道:“回張大人的話,貴州全境本為彝族所自管,自從長奢氏起事後,連順元城中的明軍人馬也被趕出貴州境內,如今的四川貴州雲南已不是大明可以左右的地方了。
“怎麼會是這樣?難道我大名的軍隊便是做做樣子的嗎?”大奎不禁有些火大。當年順元一行,各族百姓對自己善待有加,怎麼這才一年多時間便已物是人非?
這時,身邊的盤步道:“長奢氏乃是雲貴川彝族的族長,作為彝族百姓對族長的命令自然不能忤逆的。”說著盤步低下了頭。
大奎笑著拍拍盤步的肩膀道:“好孩子,我沒有怪誰的意思,隻是這件事情太過意外。為父有些吃驚罷了,不過這件事為父會報與皇上,請皇上定奪。”
盤步聞言忙問道:“義父,大明不會和彝族開戰吧。”
大奎笑道:“彝族百姓勤勞善良,但王福之流包藏禍心。我怕長奢氏被王福巧言蠱惑,一旦雙方起了戰事,對任何一方皆是莫大的災禍啊。”
“義父,若是起了戰事,我怎麼辦?”潘步說著竟流下淚來。
大奎微微一笑道:“我們是一家人,我們不會開戰的。”說完這句話,大奎向著其他人道:“大家各自準備一下,明日我們啟程去臨江府。”
這時孟歌也在身邊,聽到大奎如此說,不禁問道:“我們去臨江做什麼?”
大葵咬牙道:“火並血濺堂。”
此言一出頓時引得周圍一幹人等驚呼不已,大奎對血濺堂知之甚少,但身邊的人卻有很多人知道底細,江湖第一殺手組織豈是好惹的?
大奎接著吩咐馮師爺道:“勞煩馮師爺跑一趟蘇州城,向蘇州城防兵馬司暫借五百匹軍馬來,帶我腰牌去。”馮師爺領命出了門。
大奎又對孟歌道:“吩咐兵士到區大錘哪裏更換兵器。”孟歌點點頭去了兵營。
大奎望著其餘人道:“田風周凱,你二人帶一百人留守,其餘人明日隨我趕赴臨江府,不得有誤。”廳中眾人聞言齊齊拱手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