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不辭而別(2 / 2)

“湯叔,我義父去慶陽了。”楊小虎急忙將手上的書信遞到了湯和手上。

“什麼時候走的?”湯和不由得急聲問道。

楊小虎答道:“我去給義父送飯,進了營帳不見人卻隻見到義父留下的書信。”

湯和沒有再問話,一展書信細細觀瞧。

“湯大哥,見字如麵。聽聞擴廓大軍離此不遠,戰事一觸即發。當今之勢,慶陽乃是重中之重。慶陽元軍守將張良弼實乃背信棄義之輩,今兄弟前往慶陽為我大明軍除去此禍害。一明臣子之心,二全兄弟情義。慶陽城破之日,即是擴廓帖木兒退兵之時。弟張大奎頓首。”

看著這封書信,湯和隻覺五內俱焚。當下也不解釋,急忙吩咐楊小虎道:“小虎,你持我將令騎快馬去追你義父,見到他務必讓他......”湯和說到這裏卻是頓住了,沉思片刻才道:“見到他,就說擴廓此來有兩個目的,一是解慶陽之圍,二是要趕去應昌。就算慶陽城破,擴廓也未必會退兵,故此叫他切勿犯險。”說著在腰間解下虎符交到楊小虎手上。

楊小虎答道:“遵命。”說著轉身便走,哪知湯和急喚道:“等等。”

楊小虎不禁疑惑的轉身,看著湯和,卻不知湯和是何用意。

“見到你義父以後,先要勸住他不要去慶陽犯險,然後你們到徐達元帥處報知此地軍情。就說擴廓帖木兒與李思齊合兵一處,關川河最多能守一月。”說罷湯和又道:“你們就留在元帥處,不必再回來了。”

楊小虎聞言一愣,但隨即抱拳施禮道:“我這就去追我義父,但向元帥報知軍情後,小虎定會回到右路軍中。”說罷不等湯和在說什麼,一轉身奔出了中軍大帳。

大奎步行一路向東,出了中軍營盤,路過輜重大營直向東行。楊小虎向湯和報信之時,大奎早已出了明軍大營行走在通往慶陽的驛道上。待到四下無人,大奎便即發足狂奔起來。一路隻覺兩耳生風,兩側景物如飛倒退。如今的大奎功力更見精純,這一路狂奔隻如風馳電掣。

就算楊小虎起了快馬來追,也未必趕得上大奎的腳程。所謂的快馬,短程衝速快,耐力好。但再好的馬,耐力終有限,疾馳不足百裏速度就會有所下降。

暮色蒼茫山林寂靜,站在林邊大奎已將慶陽城盡收眼底。

兩月的攻伐,城牆外已是狼煙四起,此刻雖是休戰,但空中仍有刺鼻的火藥味彌漫,看來為了攻城明軍已傾盡全力。無奈慶陽城高牆厚防守嚴密,明軍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城頭幾經爭奪,時至今日仍沒拿下慶陽城。

借著夜色,大奎急速向慶陽城奔去,夜幕中大奎與明軍的營寨擦肩而過。營寨中除了巡夜兵士,卻是不見有何異動。將士們經過兩月的搏命拚殺,此刻早已困乏。整個營寨中竟是鴉雀無聲,簡直是落針可聞。既如此,想必慶陽城內的元兵也是這般的境況。

大奎奔到城下,抬頭向城上看去,隻見城牆上的城垛已是殘缺不全,有幾處竟被炸出幾個大的缺口。由此可見攻城的猛惡。

那張良弼先是投降了明軍,後來又帶著兵馬叛逃,據守這慶陽城。想必他應該知道城破的下場,到時定會是死無葬身之地,因為明軍不會再接受他的乞降。為今之計,張良弼也隻能是負隅頑抗了。

尋到西城門與城牆的夾角處,大奎藏身於暗影處等待時機。不多時聽到城上傳來一陣腳步聲,這應該就是巡城的預案並經過的聲音。大奎久在軍中,深知軍伍中的巡城規律,等到腳步聲遠去,大奎當即手足並用攀上城去。

在蘇州時,大奎時常與孟哥切磋武藝,孟哥乃是南少林弟子,對少林武學可謂知之甚詳。探討間,孟哥曾說起過少林武術中的一項絕技,那便是‘貼牆掛畫’。‘貼牆掛畫’乃是壁虎遊牆術的一支,身體貼於牆麵手腳張開,在牆體的突出部借力,從而懸在牆上經久不落。

此刻大奎便是以壁虎遊牆之法慢慢登城,未及城頭大奎停了下來。側耳傾聽確定牆上無人後,這才悄悄翻到了城上。城牆上每隔數十步便有一處燈籠或火把,照的城牆上纖毫畢現。最近的一處城防梯入口還有幾十丈遠,大奎疾步向城防梯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