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勢(1 / 2)

走進書房,還未坐下,袁逢迫不及待的問袁術:“我兒快快說來!”

袁術不急不慢,衝門外一家仆道:“傳令下去,此房間周圍五十步不得留人,速去吧!”

看到家仆走開,叫嚷著,將所有下人一一趕開,這才關上門,對袁逢施一禮:

“請恕孩兒鬥膽,請問父親大人幾個問題?”

“哦”袁逢有些不解,還是耐下性子聽著:“你問吧,我知道的全對你說。”

“父親大人,今日之話,出兒之口,入父之耳,再無第三人聽到。。。”

“嗯。知道,你說。”袁逢雖不解,但從袁術話語中聽出了幾分嚴肅。

“敢問父親,當今天下之勢?”

“天下之勢?此是爾等可論的嗎?這是要死人的!”

“好,那就死吧,反正不練兵也是死,練不成也是死,論天下勢也是死,幹脆啥也不幹,開開心心過幾天,等死好了。”

“你…”

“你什麼你?你自己不想有出路,還怪我?”

“。。。。。。”此時袁逢想罵,卻出不得口,一時怔住:難道此子對天下有看法?

“術兒,說實在話,在為父的眼中,天下是天子的,是劉家的天下,有勢無勢那都是皇家的事情,與我們何幹?我們做臣子的隻要做好分內的事情就好了,保全自己,保全家族就夠了。我從來不管什麼天下之勢。”

暈,原來這老父在政治方麵是個二百五啊?鬱悶,會不會對牛彈琴啊?

“父親,今日之話,也許你會認為大逆不道,但是兒也想得是袁家大族,你要不同意,你以後也別管我,我自有法避禍。”說著,袁術不理袁逢,自己說起來:

“今天下之勢,看起來是劉家的天下,然實際上,卻是病入膏肓,朝中,以張讓為首的宦官把持皇帝,也就是把持了朝政,縱觀天下各朝各代,有過賣官鬻爵的嗎?這樣的君主,這樣的天下,真正有才能的人卻因沒有幾千萬的錢而不能上位,而上位的有不過是靠著家裏的幾個錢而往上爬,現在能看麵朝文武中,真正有才能的有幾人?一個羌人的反叛,一個被大漢打敗過很多次的胡虜來入侵,滿朝文武就嚇的不敢出聲,無計可施,無可奈何。然而,一個國家的朝廷就相當於一個人的頭顱,頭顱昏聵不堪,就算肢體再健全,再有力又有何用?”

“吾兒不知也,多年的征戰,胡虜變得聰明了,而大漢卻人才凋零,原來的大將軍現在一個個都已然故去,昔年的涼州三明,已經故去兩個,隻有張奐尚在,然多年不受重用,也已經老邁不堪,沒有這三人,誰敢不自量力去征羌啊?”

“父親是也,大漢人才凋零,勢必將影響皇權的安穩,時下幾年,苛捐雜稅越來越重,而各種天災不斷。大漢很多地方經常是顆粒無收,然而,朝廷不知救濟,反而加重賦稅,以至於很多地方已經十室九空,長此以往,大漢的根基就將不複存在了。正所謂官逼民反,你看秦末陳勝吳廣起義,不就是典型例子嗎?”

“他們敢嗎?他們不怕誅九族嗎?”

“哼哼。。。九族算什麼?人都快餓死了,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放手一搏,說不定還能多活幾年,像我剛才說的,練兵也是死,不練也是死,那我們練不練呢?當然是練啊,因為練了說不定就成功了,成功了,我們不就能得到賞賜嗎?”

“那你是能練還是不能練啊?”說到這話上,袁逢又跑題了。

袁術有點不爽,跟你講道理呢,總提那事,我是不會說的,都告訴你我有辦法了,你還會聽我說?我就是要牽著你這牛鼻子走,氣死你!

“好了,先不說這個,要是官逼民反了,反賊最先殺的是誰呢?當地貪官,這是直接有仇的,其次是富戶,再就是士族了,這些富戶士族家裏囤積著數不盡的糧食,反賊起兵反抗朝廷啊,當然也需要大量的糧食啊?這些富戶士族家中少的幾萬石,多的幾十萬石,甚至有上百萬石的。。。

“怕什麼?我們養著數千上萬的家丁,做什麼的?”

“區區數千上萬?那有何用?”袁術冷笑,這老爹也太差勁了吧。難道爺爺死的時候就這一個兒子?袁術頓了一下,接著說:

“就拿我們在汝陽來說吧,我家有家丁,佃戶,護院不止一萬人吧?就算加上旁邊的一些小家族,又有多少人呢?不過三四萬吧?而汝陽有多少小民呢?是三百餘萬啊?而我們的家丁能做什麼?不過是拿著武器的小民而已,他們能護住我們的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