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住到了宛城,很多事情忙開了。要真正完全控製這座城市,就要完全的把持這座城池的人口和兵源。無疑,那就是控製世家。先前就有了袁術製定好的方案,隻需要付諸於行動就夠了。一場巨大的陰謀悄悄展開:
這天,宛城中陸續遷入一些大戶,有兗州程家,有冀州顏家,有南陽黃家,悄悄的在城中購置地產,安頓下來後就招募家丁,隨後還在宛城周圍購置田產。開始,城中世家大戶沒有在意,直到其中一家劉姓豪族中的幾名佃戶前來結算工錢,欲另謀高就時,劉家家主才發現其中的危險。
原本,佃戶種田,工價都是一樣的,城中的這些大戶世家之間都有自己的默契,基本都算公平競爭的,平常偶爾個把兩個佃戶退出也是正常現象,誰家沒有點生老病死等啥事啊?可一下子幾戶同時來辭工,那性質就蹊蹺了,而且事情也不是家裏出了啥事,劉家管家令人跟蹤了這些人,發現都到新來的一家姓顏的大戶家去了,劉家管家一打聽,徹底暈倒,這顏家給出的工錢是他們家的一倍,其實一倍的工價並不是很高,畢竟他們都是剝削階級。手裏的錢都很多,但這是在擾亂行情,惡意競爭啊。於是向家主報告了。
劉家家主知道後,發現這個事情不簡單,於是,召集城中的幾家大戶來商議對策,當賈、許、張、文等大小十幾個世家的家主坐到一起談論這個事情的時候,大家這才發現事情很嚴重了,原本一家走掉幾個幾十個,本就沒啥影響,哪家不是莊丁幾千甚至上萬人啊?可是,這十幾家都不同程度的出現這種情況,那就不能小看了,這加到一起就是幾百啊,人家才來多久呢?時間一長不就人都跑光了麼?
當然,這些人能做到家主這個位置,當然還是有些能耐的,當下決定聯合起來製衡新興的幾個家族。城中世家豪族分為幾種,像劉家這樣的是皇族旁支,家主叫劉永,也有本地豪族,像文家文業、陳家陳文,也有別的州郡的大世家發展到南陽的旁支家族,像蔡家蔡京,當然還有何進的何家,不過這時候的何家在袁術麵前“低調”了一些而已,於是當下就選出這五家做為代表,與新興世家周旋。
五大家族也不推辭,當下就派出了下人去打探幾家的底細和後台,常言道,打狗也要看主人,所以動手前要看看是誰的家臣。這不,這一調查,發現黃家有人在袁術身邊做打手,顏家有人在袁術身邊做護衛,程家有人在縣府任職,丫的,都是宛城令身邊的人啊。但是,家族利益不容侵犯,不能明爭還不能暗鬥麼?這世家之爭連朝堂的皇帝都沒法管,還能怕一個縣令不成?不過,何家的人在這時候主動退出了,袁術他可惹不起。
看到何家退出,大家暗地裏罵他軟骨頭。不過其他人並不以為然,外甥打燈籠,照舊。然而這一切,自然瞞不過城中銀狐的眼睛。得知情況的程昱眼睛眯成一條縫,凝神思考一下,這樣的情況正是他所想要的。
經過打探,四大家族得知所謂的幾個新來的世家大戶不過是個空殼而已,家族中就黃家和顏家有二百來口族人,程家充其量隻能算一大戶。手中除了有幾個錢而已,地都沒買好。三家人都到宛城外收地去了。這不是一群傻冒嗎?劉文陳蔡一合計,樂開了花,這樣的家主,不把家敗光才怪。於是更加充滿信心。幾人一合計,一條毒計生出:不是收人嗎?那好啊,自己不是有很多“黑人”麼,都讓他們去收啊。入不敷出,吃都要吃垮他們,等這些人養肥了養壯實了,他們也就快垮了,那時候不就一舉兩得了麼?
不過,眼下即將過年,程昱不想一蹴而就,動作越快,這些世家就會很快感到危險,要把這些人都套牢實了再下手,讓他們想跑就沒辦法。
嘿嘿,怪就要怪袁術這後來人的智慧了,所以,過年之前,也隻是叫這些人招募家丁,購買土地,至於工錢,那是要多少有多少,至於佃戶就更是開心,雙倍的薪水還基本沒活幹。而袁術也不僅僅隻是把這些人召來養著而已,袁術知道,各朝各代所謂的世家都會瞞報自己的人口數量,期間差距越大,“偷稅漏稅”就越多,這樣利潤就越高,如果在盛世,這樣的情況或許好點,但現在已經臨近亂世了,連朝中大員都是賣官鬻爵了,那這些世家不更加膽大妄為?這樣一來,袁術就能知道各家各戶到底瞞報了多少人,收進來的人,每天都有人去跟他們聊天,而這些人就是袁術手下的銀狐,一個人可能說不清楚,但是綜合一群人的說法,還是能總結出一個大概出來的。這結果一出來,讓袁術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