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南下,過新野,駛入長江。縱觀浩瀚的長江,袁術隻是欣賞沿途美麗的風景,這可是真正的原始的大自然的風景啊。然而,讓袁術失望的是,他等待的那個人卻沒有出現。袁術一直想著看能不能見到甘寧,那是袁術未來的橫海大將軍,他日袁術建立帝國,那就是帝國的海軍上將啊。可袁術不知道,這會甘寧還在巴郡呢。
新野的探訪讓袁術失望了,袁術把希望建立在西城。可當袁術得知西城時,大呼島國鬼子欺騙人。以前袁術對三國誌9情有獨鍾,遊戲裏麵的西城與漢中分別是兩個地區,而西城也隸屬於荊州,而這現實裏的西城卻是漢中郡中的一個稍微大一點的縣城。該千刀的島國鬼子,袁術暗暗大罵,不知道華夏曆史,瞎搞誤導華夏網民做什麼?難怪老是跟別人搶國土,感情是連自己的國家有多大都不知道……唉,跟愚蠢的島國豬較什麼勁,現在這個時代,那島國豬怕是還是原始部落噢。
接下來進入漢中郡,現在的漢中郡郡守是一個叫蘇固的武夫,祖籍就是本地豪族,花錢捐的官而已。而在漢中逗留的時期,竟讓袁術發現一個大秘密,名震天下的葭萌關竟然是一個臨江靠水的小關,隻不過地勢險要,不易大規模進攻而已。看到這裏,袁術想到一個輕鬆取險關的方法,於是叫來郭嘉和戲誌才,對兩人進行考校。
對於袁術提出的考校問題,兩人愣是沒有想到切實可行的辦法,於是,袁術叫他們自己畫出圖樣,回頭再慢慢研究。不過,兩人在第二天就有了不同的決斷,戲誌才的就是使用大型的霹靂車和井欄進行攻擊,而郭嘉的則還是裏應外合的攻城理論,不過,顯然,郭嘉的理論站不住腳,關口的附近,怎麼會有常住人口呢?隨即,袁術否定了郭嘉的說法,不過戲誌才的方法也不能讓袁術滿意,袁術想的是要不戰而屈人之兵。直到進入綿竹,郭嘉終於想到破葭萌關的方法,那就是直接切斷上遊的水源,那麼,此關就能達到不攻自破的目的。隻是山路崎嶇,頗費時日而已。
想到山路崎嶇,袁術有點小鬱悶,確實,這些山路有很多地方的小路僅僅隻能隻容一人通過,於是就有了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雖然木牛流馬解決了這個問題,隻要能走人的地方車就能過,但是,畢竟速度上還是太慢。得還要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袁術有一絲靈犀,好像想到了什麼,但一時想不透徹而已。
過了綿竹就是蜀郡,袁術得知現在的益州刺史是一個叫郗儉的家夥,而且為人極貪,當聽完銀狐打探來的消息,袁術頓時起了殺心,如此禽獸,當千刀萬剮。可現在又不好動手。正猶豫著,銀狐又報給袁術一個驚訝的消息,此蜀郡的郡丞是一個叫姓甘名寧字興霸的,為人極其仗義,常與當地遊俠一道稱兄道弟,行俠仗義。家中原本是巴郡豪族,十七歲時擔任蜀郡郡丞,由於行俠仗義,羞於與貪官汙吏為伍,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周圍部分州郡和刺史府的部分官吏就很不喜歡他。就在前不久,有人誣告甘寧通匪,刺史欲法辦甘寧,甘寧正為此苦惱。
聽到這些消息,袁術確定就是心中的那個甘寧不假,同時也起了愛才之心。當時就有了將甘寧收歸麾下的決斷。可是又一想,現在的甘寧還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個橫海大將軍啊,怎麼辦呢?袁術苦思不得其解。於是找來郭嘉和戲誌才兩人來出主意,兩人把情況一分析,郭嘉馬上有了決斷:
“兩麵派出銀狐,一麵去刺史府,密報甘寧造反。刺史府便馬上會去抓捕甘寧,同時也會去抓捕甘寧一家。一麵去報甘寧,說刺史抓了他的全家,這樣,甘寧就會去殺刺史救人。甘寧就真的造反了。由於事先報知了刺史,甘寧必定失敗,這樣,甘寧就流落江湖了,這時隻要公子出麵挽救,甘寧必定歸心。”
聽完郭嘉的計策,袁術立即賞他一個爆栗子,這家夥怎麼跟賈詡學壞了?怎麼喜歡出如此毒計呢?其實現在的郭嘉也隻有這個水平,怕是一般謀士也不一定有這樣的計策。
看到郭嘉的苦瓜臉,戲誌才有了新的決斷,“不如直接找到他的家人,陳明利弊,曉以大義,說動甘氏一族,再讓甘寧的父母去勸降甘寧,說不定能收到額外的效果。不過這說客則由誌才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