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蔡氏乃是襄陽城最大的世家,也是整個荊州除南陽外最大的世家,因為南陽有袁術。
蒯家跟蔡家都是襄陽大族,雖說相互之間總會有些小摩擦,不過那都是下人之間的小事,絲毫不會影響到兩家家族之間的交情。所以,蔡家的大事,蒯良還是知道一點點,好像蔡家要跟汝陽袁家結親,而男方現在就正是南陽宛城令,所以,剛才聽到宛城令時,就留意了……
其實這兒女婚嫁,本來就是父母做主而已,哪有自己親自跑出來去拜訪親家的啊?不過,大家族也許有大家族做事的方式,蒯良也想去看看:
“那老朽就為公子引路如何?”說著,吩咐下人自己去處理事情,然後前麵引路,虛請袁術,袁術也回禮,兩人並轡而行。
眾人看到好戲收場,盡皆離去。不過,人群中展開一抹羞紅的笑容:
“這洛陽一霸還真的是一個人才也。不僅長相俊秀,還頗有才華啊……處事得體,進退有據,殺伐威武,待人恭謙,真的是……”
可這些袁術並不知道。
城中戰事結束,徐晃基本上沒有出手的機會,暗處的銀狐也不曾出手,袁術揮揮手,銀狐盡皆散去,都隱匿在人群中,這樣一來,袁術身邊又隻剩下了三十多人。
蒯良並不急著帶袁術去蔡家,而是領著袁術四處觀看,暢聊襄陽風土人情,袁術根本就是一個路盲,盡管知道蒯良帶他走了繞路,但是,袁術也有袁術的想法,那就是順便了解城中地理。其中,蒯良給袁術也講解了一點蔡家的軼事:蔡家家主現在基本上是不管事的,家中大小事宜都交給蔡諷在處理,一是家主已老,二是在鍛煉未來家主。又過了很久,蒯良才引袁術到蔡氏府上:
隻見蔡氏一家皆在院外迎候,,察言觀色,為首一人應是蔡諷。袁術大驚,連忙下馬:
“晚輩袁公路,路過襄陽,僅僅隻是拜訪,何勞家主如此大禮。晚輩不甚惶恐。”
“何勞將軍如此大禮。草民蔡諷,可不是家主。驚聞將軍來訪,特來迎候,怠慢之處還往將軍勿要介懷。”說著,蔡諷回禮請袁術。
“徒有虛名,有勞蔡先生費心了。先生先請。”袁術有禮有節。虛請蔡諷。
於是,兩人同進大院,袁術稍微停頓半拍,禮讓蔡諷。
進得大院,隻見一少年昂然而至,表情顯得桀驁不馴:
“就是你將吾之表兄打傷的?表兄隻是一文士,何當爾等武力相向?”
“光天化日之下,調戲良家女子,目無法紀,難道不當教訓?”袁術回應。隻見蔡諷有些驚愕……
“似乎這些不應該是爾等所為吧?目無法紀,自有官家懲處,交由官家即可,不需爾等下得如此重手罷?”少年咄咄逼人,駁斥袁術道。
暈,這少年還跟袁術繞上了,看這少年似乎要與袁術分個高下。送交官家,以蔡氏在襄陽的威望,送交官家,怕是不了了之。既然你要辯,那我袁術也不是吃素的:
“送交官府,難不成一邊讓他欺負著一邊去報官不成?要報官,也先得將他製服了,再送去官府不是?可你知不知道,那天在酒樓,我還隻是將他打倒而已,他就跑了。今天,他糾集數百人來圍攻我,還叫來都尉大人,這事換做是你,你該怎麼辦?”
“你?!”少年張嘴結舌。繞理怎麼繞得過袁術呢?
“放肆,還不給老子滾!”隻見蔡諷暴怒,少年灰溜溜的跑開。蔡諷再虛請袁術。
大家都知道,這是袁術的私事了,進得大院,就分別隨管家去一旁。典韋可是寸步不離的,但這是非常時候,袁術揮揮手,示意在堂外等候,然後,隨蔡諷進入大堂,分賓主坐下:
“恰才蒯大人使人前來,告知將軍至,欲拜鄙府。特臨時準備。不周之處,請將軍海涵。”
“蔡先生說哪裏話。晚輩唐突,貿然造訪,給先生帶來不便,是晚輩冒失了。”
袁術說著,行禮道歉。蔡諷也回禮:
“將軍遠在南陽,奈何造訪荊襄?還是有何事欲往?如若有用得著蔡家的地方,請將軍吩咐。蔡家一定盡力幫忙。”都是客氣話。袁術決定直言:
“吾聞南中蠻夷,久不賓服,是以南下南中,以武力震懾南中,以教化勸服民眾,輔以大漢天威,欲令其順我大漢。”
“哦,看不出來,將軍竟有如此為國分憂之誌耶,草民有理了。”說著,虛禮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