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欣欣向榮(1 / 3)

回家了,第一件事是去拜見恩師。不要說袁術這人沒孝道,回家不先看望父親,先拜恩師。可是在袁術的思維裏,那是二十一世紀的前衛思維方式,沒有那多拘泥的想法。再說,袁術對這個父親並不感冒,這也先見過娘親了啊。

進了縣府,先跟各位碰個麵,先接見了程昱,這人可幫了自己一個大忙啊,偌大一個宛城,人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明明亂世將至,可全然一片繁華景象,不過,這也源於袁術強製推廣的雙季種植,那收成可是翻了一番啊,哪家不是倉庫滿倉啊,加上袁術為了推廣這樣的種植技術,所以一開始就的實行了免除賦稅的政策,這樣一來,家家都有餘糧,家家家中都十分充實。

各大世家之間關係也處理得十分微妙和恰到好處,各家基本處於一個平衡狀態,這些政治手段,袁術是玩不來的,這些都要依靠程昱這個政治天才,同時,也正因為宛城等周圍地方糧食產量增加,以至於整個宛城地區都處於一個相對安定狀態,各地賊亂頻發,可就宛城風平浪靜,是啊,窮人都有地種,有活幹,誰願意做賊啊?甚至周圍有些地方的貧民都想遷入宛城縣呢。在那個時代,一個地區的繁華,取決於人口的數量,有了人口就有了糧食,有了人口就有了兵源,這是袁術在玩《帝國時代》得出的心得,如果在實行一些輔助政策,比如生女生男有獎勵,一家生了兩個以上的,可以免除部分賦稅,甚至可以申請官府資助,不過這些當然隻能在他袁術的轄下推行而已,而且,也要慢慢地一步一步來,不過,袁術知道,這些新概念隻要傳達給程昱,他就能在適當的時機將這些政策推廣下去。

見過程昱後,袁術再去看望校場的兄弟們,不過,這時也同時得知了華佗被張機“拐跑”了消息,袁術抱以無語的一笑。華佗張機都是致力於學術的人,就像馬袁二老一樣,政治,軍事這些時代的主流似乎與他們毫無關係,不過,這也隻是在袁術這裏而已,因為袁術知道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所以,袁術對他們也十分尊重的。

隨後,再去看看城內的布防,袁術的布防是仔細思考過了的,袁術是路盲,可是並不代表他就不會搞布局這些玩意兒,首先,全城按九宮方位布成九個部分,每個部分或按八卦或按五行等陣建築房屋。四大原始的世家都安排到四角,但是不靠近城牆的部分,自己的幾個新的世家則分別對著四個大門,自己的縣府則坐中央,這樣一來,進入甕城後就沒有直通的大路,直接進入城中複雜的陣中,如果手裏沒有陣圖的指示,沒有專人的帶領,那麼就要在陣中迷路,這樣,不僅提高城防的效果,同時也能對世家做出很多限製,盡管世家提出了異議,但是,程昱隻是答應做適當調整而已。

再就是看看城牆,原本很多人都不理解的城牆布置,這下走近城牆了才看得清楚,城牆沒有外梯,從城牆內的內梯上去,城牆有所加高,但是,越往上越窄,因為,這樣做是要考慮到城牆的基腳,本來隻有十來米的城牆,要再加個十來米,那不用人家攻城,城牆就會自己垮掉。所以,袁術在開始構圖時,就粗略的估計了城牆基腳的沉重效果,別說,袁術數理化學得不錯的,雖然沒有土木係的專業知識,但是根據物理力學的原理,估算一下保守範圍還是可以的,城牆加高到了十五米左右,不過,隻是在原有的城牆上靠外的一麵增加了一堵一人高的外牆而已,增加了射孔和槍洞。而原本能跑車的城牆路麵隻留下三步左右的寬度,這主要是對付霹靂車而設計的。這些是袁術從一本古書《守城錄》裏麵看到的隻字片言。

也就是說,敵人在攻城時,首先麵對的是射孔裏麵的弓弩手,在登城牆時,要應對槍孔中槍手的長槍。就算登上了城牆,也不能聚集很多人的,而且沒有了登城的外梯,要很快的從城牆上衝下來就不可能了,除非跳下來,這樣不死即傷,當然,能做到這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而這也僅僅隻是外城而已,還有甕城,當然,袁術還有很多後手的。這樣一來,就是困守孤城也能守個一兩年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