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旨歸來,袁術在家陪陪老父老母就回宛城了。宛城很多事情需要袁術親手主持大局。
第一件事,祭拜樂進。
袁術在朝廷處決了趙弘後,花錢取了趙弘的人頭,返回書院。
戰鬥結束很多天了,屍體不能留很久久,所以程昱都焚燒掩埋到了城外各地,這樣,明年各宛城周圍會再次大豐收的。因此,張曼成、彭脫、波才、韓忠的人頭也一並處理了。
五個人頭,隻有一個,其餘四人的沒有了,眾人在等待袁術,看袁術怎麼辦。聽到程昱等人的彙報後,袁術自然不會責怪。這樣做是很好的處理辦法。但是,祭拜就必須要用到替代品。袁術想起《三國演義》裏麵諸葛亮用饅頭代替人頭祭拜的故事,決定依樣畫葫蘆,叫人趕緊和麵做饅頭,做成人頭大,再在饅頭上寫上四人的名字,一同祭拜。
看到重情重義的袁術,蔡邕親自書寫祭文。這也算很風光了。祭奠畢,袁術以家族和書院的名義,收養樂進的孩子。由於還是一個嬰兒,尚未取名,袁術尊重曆史,取名樂綝。
第二件事,遷移人口。
現在袁術可以說是人滿為患了,必須往高奴遷移。可是,大量的遷移人口,必定會引起多方麵的注意,這就需要多方麵的協調,而這些也需要沮授的配合。袁術見到沮授後,沮授給袁術建議,化妝成商隊,頻頻往各地出商。多出少返。比如,以宛城為中心,向雍涼等地派出商隊,分成多批出行,出去幾千人後,又陸續返回千餘人,這樣既不會引起別人太多的注意,而又能展現出宛城甚至南陽諸縣的繁華。不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一年,也許是數年的時間。不過,袁術想想,距離討董,還有幾年的時間,好像董卓進京是在189年,這麼算來,還有五年的時間,時間上是充足的。
隻要有了人口,袁術就有了戰爭的實力。袁術自己家族的實力到底有多大,他不知道。家族涉及的範圍有多寬,他也說不清楚。他隻知道是曠古絕今,空前絕後的,曆史上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家族能達到他的頂峰:四世三公。因此,應用商隊這個幌子,是再好不過了。先將人口分散到各地,再由各地向高奴集中。高奴地處與鮮卑交界的部位,藏人是最好的地方了,而羌人軻比能部也正好與大漢相鄰,這樣的地方,是不會有人敢來管的,當然,除了袁術。而且,也是很好的馬場,訓練騎兵再好不過了,強大的騎兵隊伍,也正好震懾諸羌。
第三件事,劉備的出現
有了黃巾起義,那就意味著劉備已經開始起步了,因此,袁術將銀狐派往冀州,打探劉備等的下落。得到的情報自然跟曆史基本一樣,桃園雖沒有結義,但是三個人還是湊到了一塊。沒有結義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關羽比劉備大,要有身份的劉備叫哥,劉備不是很願意,關羽也做不出來。另外的一件事就是聯係了一下還駐紮在關二哥家附近的銀狐,袁術要確認一下,關張兩家會不會互相殺盡家眷,曆史上關羽是不承認關索這個兒子的。不過根據打探回來的情報,關羽離家時,妻子胡氏已有身孕了。看來野史也有幾分真啊。
袁術又暗罵羅大忽悠,沒有的事全部說成真的。忽悠世人幾百年。
既然關索已經出現,那就是說後麵的故事也將成真。袁術決定加派人手保護,一旦關羽不能降服,那就隻有照顧關羽的子女了。戰爭本就是無情的,袁術不會為了一個曠世武將而讓千百萬的平民將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袁術愛好全能的武將,但這不是遊戲,來到這個世界多年,袁術更加愛惜自己的子民。
第四件事,涿郡戰事
自己的戰鬥結束了,自己的威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這裏還不完全算是黃巾起義的主戰場。並州之行與鮮卑交戰時,袁術就特意留下了一座莊園在涿郡,其一是要留下攻擊張角的口實。袁術當初見到張角時,約定互不侵犯,但是,袁術怕曆史沒有按照原來的軌跡,黃巾攻擊宛城,就在涿郡留下一座莊園,張角在最後的時候堅守老巢,幾十萬饑民,難道不會洗劫城中的富戶和世家麼?這樣一來,袁術的理由就十分充分了……
戰爭開始的時候,袁術讓銀狐打探冀州各地的消息。果然,盧植受貶,董卓掛帥,隨後董卓又敗,被劉備等人救起……後麵的事情還不知道,信使正在趕回洛陽的途中。袁術知道皇甫嵩要出征了,如果不出意外,事情還依照曆史發展,不用多久,就能平定黃巾凱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