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夜的行程,袁術快馬加鞭,天明的時分,袁術看到了董卓的車仗。
董卓千餘人被圍在中間,天子在中間用布帛圍了一個小圈。這就等於是天子臨時的行宮。眾人圍在天子“行宮”外麵,武器一致對外,屹然一副護駕的架勢,其實不過是防止別人來搶手中的王牌。依著此時董卓的想法,就是殺掉劉協,他也不會讓別人搶走天子。這可是他們的籌碼。
看到這一副情景,袁術知道,自己就算想要搶回劉協那也難上加難。幸好自己沒這樣的想法。袁術可不是愚忠之輩,他來到這個世界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因此,袁術沒有思想壓力,相反,他還覺得自己是掌握主動權的一方。
“董太師,別來無恙。”袁術上前找董卓搭話道。
“袁公路,原來是你。這一切都是你籌劃的?這些都是你的人馬?你想要幹什麼?”
董卓看到袁術,下意識的朝劉協的車仗靠了靠,嚴防袁術帶人搶奪他的籌碼。
“太師大人可真的是忠臣啊,時刻不忘‘保護’陛下安危。”袁術戲謔道。
“袁公路,你擺這麼大的陣勢,想要做什麼?想要刺殺?”董卓開始給袁術扣帽子,就算他不得已殺掉劉協,也要他袁術帶上逼他的帽子,袁術這個穿越眾怎麼會看不出呢?
“太師大人,您也稍安勿躁。本太守沒那麼魯莽。隻是最近一段時間,太師太忙了,沒時間跟太師多聊聊,今天不過就是想趁著這個時間跟太師大人聊聊天,拉拉家常。”
聊聊天,拉拉家常,至於把兵馬都拉出來麼?董卓能混到今天,絕對不是傻瓜,但同時他也知道,袁術是有目地的:
袁術是在挑戰他的底線。什麼是他的底線呢?董卓一直認為這樣做雖然冒險,但是應該是萬無一失的,因此,他的準備也是很輕便的,迅速將劉協送到長安,然後再返回洛陽督戰。所以,糧草並不是很多,僅夠數天而已,如果袁術長期困著他,那他的行動就要昭示天下,到時候,來的人就不是袁術一家,甚至眾諸侯都會放棄洛陽,直接來跟他野戰,搶奪皇帝。那樣,局勢就不在控製中了,如果劉協死了,那他就沒有了砝碼,同時,下場可想而知。
“拉拉家常不要動用如此兵馬吧。如果公路願意,有什麼想法就明說吧。”董卓耗不起,隻想盡快知道袁術的打算,速戰速決。
“真的,就是說說話。”袁術知道,現在還不到董卓的極限,他提出任何要求,董卓都會討價還價,降低標準。而袁術要的可不是口頭協議,這是要劉協下聖旨的。要是董卓打點折扣,說成是聖意,那他袁術還能不服?到時候,人家反坐過來,說他蓄意謀反,那他袁術不是啞巴吃黃蓮了?袁術可不是這樣的傻瓜,他必須牽製董卓的意願。
“太師大人,記得還在並州時麼?那次我向您推薦田元皓,為您培養了多少英才俊傑啊。您不能忘了吧?”袁術還真的回憶起往事來,意在扯開話題。
“嗯,是的。並州兒郎是不錯。不,不對,那個時候你就……”董卓聽著袁術的話,似乎想起了什麼:“照你這麼說,田元晧是你的人?那個時候你就在算計老夫?”
“太師大人,您老怎麼能這麼說啊?難道您的意思是說,您那個時候就有做太師的打算了?田元晧跟乃父年齡相仿,就算我稱呼他一聲叔父都不為過,他怎麼會是我的人?再說,田元晧是冀州名士啊……您當時不也這麼說嗎?”
看到董卓“上路了”,袁術也就真的跟他分析起來。
“說真的,我還真的很後悔,當初我給您提建議,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並州兒郎。結果,今天我等盟軍被拒虎牢關,不得寸進,我真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啊。”袁術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真像很後悔的樣子。
“嗬嗬,袁太守還真會往自己臉上貼金啊,從你的建議到現在不足十年,能夠培養多少人?尤其是黃巾賊亂時,我就離開了並州,三年時間,我能獲益多少?倒是現在太守大人獲益不少吧?”董卓似乎想通了一些。
“嗬嗬,現在上黨等地富庶了,那是因為本太守體恤萬民,修養生息的結果。要知道,我可是行的仁政,輕徭薄賦,萬民感激。”聽到董卓說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袁術還真覺得是個不錯的主意,於是乎真往自己臉上貼金了,這等於明著告訴天下人,他的上黨富庶,主行仁政,沒有苛捐雜稅。人民生活安定,誰都可以去啊。同時,袁術相信,今天他在這裏鬥董卓的“英雄事跡”,不用多久,必定能傳遍大漢的每一個角落,到時候,他袁術領導的上黨可就是天下聞名了。有這麼勇敢仁慈的主上,有這麼富庶肥沃的土地,誰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