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幽州,回到並州,州製在太原,但是,袁術依舊隻回壺關的書院。這裏才是晉王宮真正的住所。回來後,袁術帶上彤兒祝融典韋五虎等人,往冀州而行。
冀州,不知道袁紹和韓馥鬥起來了沒有,雖然沒有明麵上的消息,但是暗鬥未嚐不可能。就算沒有鬥,我也要燒上一把火,讓他們鬥得不可開交……
冀州,在漢末的時候,冀州可是一個糧倉之地,主要就是冀州的氣候條件好,用現代的術語說,最低溫度在零下五度,最高也不過三十度,這樣好的氣候條件,怎麼不利農作物生長呢?在那個開采業尚不發達的時代,冀州確實是一個條件優越的地方。相比幽州和並州北部,真的算得上一個非常好的地方了。但是,袁術改造了上黨,隨後的太原等地,即將超越冀州了。
冀州韓馥,潁川人,漢末時期擔任冀州牧,曾經在京都做過禦史中丞。應該來說,這樣的人不是傻瓜,但是,最後自殺。原因就是膽子太小。換做是和平時代,治理州郡還是不錯了,但這是殺伐果斷的時代,因此,他成了時代的犧牲品。
袁紹就不用說了,聯盟還沒有解散,他就帶著顏文二人悄悄回到了冀州。他的那一份聖旨是“真的”,所謂真不是說是獻帝頒布的,而是那顆璽印是真的。拿著聖旨的袁紹趕到了冀州牧的府邸,韓馥算得上一個老者,但他是袁成的門生,對袁紹也算仁義,當場接納了袁紹。可是袁紹來了以後,卻不幹啥活,整天四處結交拜訪。耿武閔純勸說韓馥要提防袁紹的野心,可是韓馥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應該照顧袁紹一些,畢竟袁成新亡。等到時間久些,袁紹會融入冀州的。
然而這樣的想法隻維持了很短的時間,因為袁術來拜訪了。
聽到袁術前來拜訪,袁紹自然第一時間知道了,當然這是袁術故意的。
此時的袁紹正在鬱悶,韓馥在這裏已經是先入為主了,要想完全取代不是簡單的事情,於是,袁紹采納許攸的計策:反客為主。先是結交韓馥手下的幕僚及本地官僚,然後一步步侵蝕韓馥麾下的文武,最後架空韓馥,取代冀州。然而一山不容二虎,這個過程有點漫長,袁紹有些等不及,畢竟,他已經三十多歲了,袁尚也十歲了,最小的孩子袁買也已經三歲了,這讓他感到他不能再等很久了,袁術的到來,讓他看到了曙光。
進入冀州鄴城,袁紹很遠就接待了袁術,一路稱兄道弟,好不快活。韓馥雖然也知道消息,但是稍微遲一點,在府上擺下宴席,等候袁術。這時的耿武閔純再次提醒韓馥提防,但是,韓馥依舊沒有重視。進入內城,袁術見到了顏文二人,二人正在跟張郃一道講武,見到袁術到來,立刻上前迎接,身邊還跟著一人,經介紹,此人就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覽。
高覽,曆史沒有多少記載,投降曹操後就沒有了文字,但是,官渡之戰中,與許褚交戰不分勝負,卻被趙雲一槍刺死,這要不說明趙雲是無敵將軍,要不就是說明羅大忽悠自己打自己的臉,再說,與顏良文醜張郃一起同稱為河北四庭柱的人,會是一個菜鳥級別的武將麼?再不濟,武力值也應該在90以上不?袁術不信羅大忽悠自相矛盾的話。劉備的五虎上將不就都是武力值在95以上麼。說到黑臉,高覽更加像。羅大忽悠說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這是把高覽張冠李戴吧?看到高覽,袁術立刻表示了自己獨有的人格魅力,獲得高覽的好感。畢竟,將來河北四庭柱還是要跟隨自己征戰天下的,就算高覽再不濟,留守還是沒問題的吧。
臨走,袁紹叫上了顏文二人,他們跟袁紹一樣,被擱置起來了,但是張郃與高覽則有訓練任務,分別忙去了。於是,袁術臨數隨從,袁紹也領數隨從前往州牧府。
大廳中,韓馥坐主位,右手坐袁紹許攸,顏文二人侍立身後,左手坐袁術,由於那時代女子地位較低,出於禮儀,兩女同桌做袁術下首,典韋侍立袁術身後。再後麵就是韓馥的幾名幕僚。相互介紹後,就進入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