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國綠色會計的探討
經濟論壇
作者:劉曉瑜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國綠色會計的現狀,闡述了綠色會計的發展規劃,探討了實施綠色會計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指出推行綠色會計,能夠提高全民素質,增強群眾的環保意識;能夠減輕政府的環保負擔,盡到現代企業應盡的義務,在社會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能夠使國家保持可持續發展,保證經濟的持續進步。
【關鍵詞】 綠色會計;會計模式;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綠色會計的現狀
當代的經濟活動,很多企業以犧牲環境來加快企業的快速發展,過度開采並汙染大自然給予的財富,導致環境破壞日益嚴重。尤其是最近30年來,社會整體資源消耗量急劇膨脹,人們對發展經濟的熱衷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基礎上,人口激增,需求膨脹,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環境汙染日趨嚴重。隨著人為汙染的加重,其衍生的自然災害也頻繁發生,河流湖泊汙染、不可回收垃圾、全國普遍出現的霧霾現象,加之當前會計的可操作性體係落後,經濟核算體係沒有充分考慮自然資源的耗減,從長遠來看大大造成經濟的落後。其實,不健全的綠色會計不能真正反映我國居民的經濟發展以及國民福利情況。總體上來說,在中國推行新的會計理念是沒有任何基礎依靠的,雖然有人提出了重視綠色發展環境保護的理念。但由於缺乏具體的會計體係規劃,又缺乏政府部門的支持引導,在當前社會經濟過熱形勢下,發展綠色會計可謂是困難重重。多數政府機構依然推行GDP考核,不關心其產生的環境影響,仍然未能認識到事態的緊迫性。而在實際會計操作中,綠色會計的信息量需求和供給存在非常突出的矛盾。推行這項新興項目,相關人力的準備工作也仍然處於匱乏時期,隻有意向,並沒有進行實質性準備。據分析估計,幾乎所有企業都沒有合格的綠色會計專門人才。
二、綠色會計的發展規劃
什麼是綠色會計?一提到綠色大家聯想到的都是環保可持續發展,而綠色會計主要指的是依靠會計的記錄和總體把控特性,在宏觀角度研究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之間的聯係,依靠企業的資本運作,找出企業各項投入對環境生態的影響從而評估企業在環境問題防治、開發和利用的成本與費用,在企業預算和日常開支中偏向環境保護考量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不但作用於企業本身,讓企業能夠在生產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消耗和環境破壞,更重要的在於會計的作用領域十分廣泛,不但能夠影響普通企業,更可以在政府部門甚至是國家重要經濟決策中產生影響。從而產生社會對各項發展指標的新標準,國家整體經濟政策更加合理有效。綠色會計理念的發展理念要求我們重視經濟發展速度的同時更需要注重新興環保企業的發展,在清潔能源、廢品回收、汙染治理等新興的行業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已經是躍躍欲試。其實綠色會計的本質就是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環境依然要保持好,切實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經濟、資源和環境的“三贏”。由此可見,綠色會計符合當下國家發展的總體趨勢,依靠可持續發展戰略,綜合統籌以全麵協調可持續為前提,企業應馬上確立“綠色經營”理念,改變發展思路和會計理論體係。在綠色會計的發展中,應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能動性,畢竟當下的經濟環境促使一些無良企業不考慮環境負擔和社會責任,在生產活動中沒有節製的汙染環境。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加強管理,社會各界不斷監督,成立完善有效的協調管理機製,建立健全嚴格的法律法規,對待此類違法行為從嚴從快處理,並對責任人追究責任,責令其處理善後,將不良影響降到最低。在會計準則中著重明確相關責任,會計的規範不但要對會計人員的賬目處理,會計責任做出要求,更要對其所管理賬目的社會環境影響做出要求,讓會計從業人員了解其對於可持續發展的責任,並對綠色會計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