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課教師引導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環境的探討
高校管理
作者:胡桂坤 張青田
本文為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HEYP6018)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大學新生麵臨適應新環境的問題和教師職能分化對學生引導效果的影響,探討了任課教師在引導學生適應新環境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必要性。指出任課教師具有引導學生適應新環境的優勢和可行性;其參與引導學生工作是大勢所趨;和學生交流也是任課教師完成任務的需要。
【關鍵詞】 大學新生;適應環境;任課教師;引導作用
高中的學習目的、環境和要求與大學的學習存在很大差異,這是世界各國都存在的現象。引導學生盡快適應新環境是高教工作者不可回避的一項任務。這是關係人才成長的大事,也是關係祖國前途命運的大事。對於大學新生轉變適應期的引導教育,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給予了重視,但在實踐中,往往存在管理散亂,不成體係,或者是教師角色過於細化,配合不足等現象。高教工作者必須在這一方麵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地去做些工作,幫助大學新生奠定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基礎,健康成長。在眾多教師角色中,數量較大的普通任課教師在引導過程中能發揮何種作用是高校工作者關注的一個問題[1,3]。
一、大學新生麵臨適應新環境的問題
大學教育在目的、內容和方式上與中學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普通科學文化知識, 在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大學教育相對而言屬於專業教育,培養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動手能力,掌握嚴謹、辨證、靈活的思維方法, 為將來成為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奠定基礎;在校的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接觸的同學、教師數量增加,需處理的人際關係和事務更加複雜。加上許多學生對大學生活充滿幻想和神秘感,真正開始大學生活後可能因困惑或失落感出現不適應的問題[2]。李曉彧等[4]統計發現,各方麵的變化引起的不適是大學生進入大學後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學新生麵臨著學習方式的改變、遠離父母獨立生活、生活環境變化、自身的全麵發展、人際交往的增多、家庭經濟情況等諸多的壓力, 這些因素都對他們的適應產生影響。
二、教師職能分化影響了對學生的引導效果
高校擴招後,在校學生數量迅速增長。很多學校開始細化教師職能,不同教師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例如,增設專職輔導員、設立班導師、補充學生輔導員等等。這些變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職能範圍和相互合作等方麵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長期以來,大學生的思想、生活工作主要由輔導員來負責,通常一個輔導員往往要負責一百多位學生,有的甚至更多。輔導員常常因精力不濟而無法及時發現大學生的問題,從而錯失了幹預的良機[5,6]。班導師的任務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負責專業相關的問題,往往管理一個專業或一個班級,接觸學生時間不多。而作為大學生教育工作的主體—大學任課教師的任務則局限於教學環境,沒能發揮其數量大,接觸學生機會多的優勢。通常,學生輔導員隸屬於學工部門,班導師隸屬於教務部門,任課教師直接由學院管理。這種職能細化和歸屬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相關教師的工作壓力,但現實中往往缺乏互相溝通,影響了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協調好各職能教師的工作關係,不但可以提升高校的辦學層次,而且還可以提高學校的辦事效率,增強教育合力。
三、任課教師在引導學生適應新環境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必要性
第一,任課教師具有引導學生適應新環境的優勢和可行性。在各類別教師中,任課教師的數量是最多的,接觸學生的機會是最多的,在很多場合都可以通過言行引導學生。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傳授專業知識,而且可以觀察學生表情與行為,了解學生狀況;任課教師經常在課後回答學生的疑問,這種非正式場合便於師生交流,為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和排憂解難創造了條件。再者,任課教師大多數具有豐富的人生經驗,熟悉大學生活,能通過事物現象看本質,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建議與解決方法[7]。任課教師往往不是教學或學生管理者,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而學生常常對管理者有畏懼感,影響了細節和真實思想的交流。
第二,任課教師參與引導學生工作是大勢所趨。在當前形勢下,需要各類教師的密切配合來完成教育任務,任課教師是幫助和管理學生的有效資源。各任課教師坐在一起共同分析不同的學生情況共同協商做好學生工作,對形成良好班風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趙建浩[8]曾建議在學校嚐試建立“全員班主任製”,充分發揮各科任課教師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全員管理。對學生進行分層輔導、分別激勵,采用多種育人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搞好時間管理、處理好人際關係。新的形勢不斷對班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我們要不斷的挖掘任課教師的管理資源,加強他們在班級管理中的參與度,最終逐步實現學校的全員管理,促進教育管理再上台階,促使教育水平不斷提高。還有,很多高校都開展了學生評教工作。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與對任課教師和課程的滿意度總有相當程度的關聯,這是教學本身的特點決定的,也要求師生在多方麵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