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創新與豐富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1 / 2)

創新與豐富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

高校管理

作者:閔斌

【摘 要】 本文認為,在大學班級文化建設中,要創新與豐富有效抓手,即:要強化班級幹部隊伍建設;夯實班級的規範化管理;凝聚班級的核心價值觀;突顯班級的基礎性地位;培育學生成長的大環境。

【關鍵詞】 創新;班級文化建設;有效載體

當前,班級文化建設已成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或學院的文化精神也已在學生班級中得以充分彰顯。其主要做法是以班級製度建設為基礎,以文體活動為途徑,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中心,不斷規範班級工作,凝練班級精神和特色,用優良的班級文化服務學生成長成材。

一、強化班級幹部隊伍建設

高校學生工作應始終堅持“強化基礎”的工作原則,將班級幹部隊伍建設放在工作首位。嚴格按照“高標準、嚴要求、重培養、抓實效”總要求,將“品行端正、能力突出、責任心強和成績優異”的學生推薦、選聘為班級幹部;充分根據學生個人意願和個性特征配好班委和團支部班子,使其成為班級工作開展的組織核心。

通過輔導員班主任等指導班級工作,充分鍛煉幹部;通過幹部培訓、年級工作交流和分團委學生會對口經驗傳授,充分培養幹部;通過黨團支部共建,充分帶動幹部;通過工作實踐和取得的工作實效,充分了解幹部;將班級幹部隊伍建設成“學習領先、表率在先、帶動爭先”的學生引導團隊。

二、夯實班級的規範化管理

根據工作實際,應本著“製度為先、注重實效、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的原則,不斷規範班級工作。高校為加強對班級的管理,還應不斷建立健全多項班級管理製度。如製定《創建優良學風班風計劃實施細則》,引領班級管理規範走向科學、合理;製定《學生黨員、班幹部晚間寢室巡查製度》,督促各班級對良好生活習慣養成的落實;製定《學生黨支部黨員聯係團支部共建製度》,充分發揮黨組織對班級的帶動作用;製定《學生幹部簽到製度》,充分體現幹部的責任意識和橋梁紐帶作用。同時,還要指導班級落實措施性規範,從幹部人員配備到責任分工,從相互配合到齊抓共管,形成良性運轉的學生幹部工作體係。

三、凝聚班級的核心價值觀

通過開展以“班旗、班徽”設計,“班歌、班級口號”征集等班級名片設計活動凝練班級精神,彙聚班級正能量;通過開展“彰顯班級魅力—PPT大賽”等活動,展示班級文化的吸引力,彰顯班級文化的感染力;通過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優秀集體評選”等活動,注重示範引領作用,增強內涵建設和外延影響力,形成具有專業和行業特色的班級文化風采;使文化的魅力在學生班級得到凝聚,同時也顯示了它強大的引領作用。

四、突顯班級的基礎性地位

高校學生工作還應遵循“重心在班級”的工作理念,強化班級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的基礎作用。在學生各類評優、獎助學金評定、家庭經濟狀況認定、推優入黨、幹部任用等關係學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中,遵從“從班級中來”和“學院—年級—班級—宿舍”四級管理體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注重班級主體作用,嚴格把好第一關,尊重班級意見,鞏固班級基礎地位,充分發揮班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工作。

五、培育學生成長的大環境

學院通過開展學術講座等活動,營造濃厚的科學氛圍,用前沿理論與科研實踐指引學生專業發展;通過大學生創新理念宣傳,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服務學生專業發展和科學研究;通過各類體育活動,鍛造優良的意誌品質,引領學生的精神追求;通過組織具有班級特點的精品活動,探索新時期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凝聚力提升的有效途徑,為展現班級文化風采搭建廣闊平台;通過宿舍裝飾大賽、標兵宿舍創建及班級集體活動,陶冶情操、提高品味,豐富學生業餘文化生活;通過組建科技興趣小組,用良好學風反哺班風建設,用優異成績促進文化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