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1 / 2)

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教育探索

作者:郭智慧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的基礎上,探討了體育鍛煉對大學生智力、情緒、人際關係、意誌品質和自我意識等方麵的影響與作用,並提出了體育鍛煉中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 體育鍛煉;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作用;對策

心理健康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一個重要的方麵,目前,大學生心理疾病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困擾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對心理疾病的治療已經一起大學生們的重視,但有意識的運用體育鍛煉的手段進行調節、治療心理疾病的手段還不是很多。本文試圖從分析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運用體育鍛煉調節和治療心理疾病。目的在於為心理疾病的治療提供一個新的方法和途徑。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像生理疾病那樣容易被發現。但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一樣,對人有著嚴重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比生理疾病更持久、更可怕。大學生由於心理問題引起的問題更突出,近年來,有資料顯示,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30%的大學生有過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礙,大學階段退學、休學、自殺和犯罪現象屢見不鮮。如何防治心理疾病,克服心理障礙,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1]。心理健康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將會給他們的成長帶來困難,給學校教育工作帶來難題,因此在大學生中開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二、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1、促進大學生智力水平的發展

正常的智力水平有助於大學生完成學業,也是他們以後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條件。正常的智能水平不僅是他們認識世界的前提,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前提。通過積極的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使大學生的感知覺、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得到提高,這些一般能力的提高的同時,也提高了大學生的智力活動水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於大學生智力的正常發展及開發大腦潛能有積極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體育鍛煉不僅能使鍛煉者的注意、記憶、反應、思維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穩定其情緒、陶冶其性格、使其疲勞感下降等,這些非智力成分對智能水平的發展也具有促進作用[2]。

2、改善大學生的情緒狀態,有助於健康情緒的養成

體育鍛煉對情緒的影響有長期和短期的效應。體育鍛煉也是衡量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研究發現,體育鍛煉對情緒有著非常明顯的影響。體育鍛煉能減輕人們的應激反應,從而降低大學生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反應[3]。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大學生群體應激反應明顯低於不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大學生群體。適當參加體育鍛煉能使負性情緒得到調整。也有研究發現,體育鍛煉對大學生自尊心、情緒、感知覺、內部動機及與創造力相關人格維度等方麵均具有積極影響[4]。心境(Mood)是有些研究者來驗證體育鍛煉的心理效益的主要指標之一,麥克立蘭等人對鍛煉後的被試立即進行測量,發現人們鍛煉後的焦慮狀態、抑鬱和心理紊亂等水平顯著降低[5]。Hayden等人研究發現,有規律的鍛煉者比不鍛煉者在較長時間內很少焦慮和抑鬱。有人對臨床病人進行觀察後,發現有規律的身體鍛煉可以明顯改善焦慮、抑鬱和自尊水平[6],這說明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有顯著的作用。Ryan[7]通過調查發現,在對1750名醫生調查中,60%的醫生認為應將體育鍛煉作為治療焦慮症的一種方法,80%的醫生認為,身體活動是治療抑鬱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青少年中,有不少人由於學習或其他方麵的挫折而引起焦慮症和抑鬱症,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減緩或消除這些心理疾病。

3、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體育鍛煉可以培養和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當今社會中,由於高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交往的形式多樣,間接交往頻率增加,網絡和虛擬交往大大加強,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少了,人際交往疏遠。有大學生開自嘲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而你卻在玩手機。而體育鍛煉則徹底打破了這種限製,讓不同年齡、職業、性別和膚色的人相聚在體育運動場上,進行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公平、友好、和諧的比賽,使人們之間獲得了較高的歸屬感和參與感。研究說明,增加與社會的聯係會給個體帶來心理上的益處[8]。

4、體育鍛煉可以培養大學生的意誌品質

大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必然會有激烈的對抗性和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負荷,這就要求大學生們具有頑強的意誌力,要克服來自身體內部和外部的各種障礙。克服心理、運動強度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克服在體育比賽中比分落後的挫折和失敗的考驗,培養他們堅韌不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誌。在這一過程中,意誌的各種品質都得到了潛移默化的發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