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教育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係改革(1 / 2)

高職教育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係改革

教學改革

作者:塗開峰

【摘 要】 高職教育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係改革應針對存在的實驗教學定位較低、運行效率較低、教學方法及手段落後、質量評價方法缺乏有效性等問題,明確教學目標,構建新的實驗教學課程體係,改革實驗教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激發學生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 高職教育;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係;改革思考

為了構建新型的醫學實驗教學體係,順應醫學科學的發展的需要,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理念,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國外醫學教育一直將醫學實驗教學納入整個教學過程,並隨其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斷改革實驗教學的方式方法,構建新型醫學基礎實驗教學課程體係。

一、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係改革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我國高職醫學教育基本框架一直延續本科教育模式,但學製為三年,此模式沿襲了近代以來人類社會“實驗醫學”所具有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的特征,教學內容的係統性好,實驗技能訓練規範性強;但它同時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和素質培養的缺陷,尤其是對高職學生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突出操作能力培養和個性發展方麵難以得到落實。當前高職醫學教育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尚有以下一些丞待解決的問題:

1、實驗教學定位較低

傳統的生物醫學實驗課程的設置實際上是理論課程的延續,實驗手段僅僅是單學科的理論驗證和重複演示書本知識,輕視實踐和實驗課程,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偏低,忽視了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 ,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操作問題 ,使理論與實踐相脫節,使學生忽視了實驗課在專業學習中的重要性 ,對上好實驗課也不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學生的動手能力、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得不到提高。

2、教學內容陳舊、運行效率較低

由於醫學科學的發展,醫學實驗的技術和醫學理論的不斷深入,湧現了大量的新知識、新思維、新技術。盡管基礎醫學的教學內容時有更新,但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主要“從屬學科、以科設室、封閉管理”, 學科之間缺乏有機聯係,教學內容陳舊、單一、重複和對基礎醫學理論的簡單驗證的實驗多,知識交叉滲透少,並與臨床醫學實踐嚴重脫節,整個基礎醫學實驗的內容安排缺乏係統性,學生得不到運用多學科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訓練。簡單的重複和模仿禁錮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個性發展的要求。

3、教學方法及手段落後

傳統的實驗教學,老師先講理論,原後給學生示教,學生再按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在實際操作中,忽視了學生實驗綜合水平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的培養,缺乏運用基本知識、 基本理論、 基本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上實驗室管理體製上的弊端,使實驗教學受人力物力限製,設備陳舊,教學手段落後,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化教育技術尚未較好地在教學中得到應用。

4、缺乏有效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方法

教學質量的評價是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我國高職醫學教育實驗教學一直缺乏係統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實驗教學的考試隻注重結果忽視過程的評價,隻注重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實驗操作技術的熟練程度,忽視了學生要掌握實驗操作技術要領外,還要運用基本知識、 基本理論、 基本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評價。

二、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係改革研究的對象和內容

1、醫學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較紮實基礎知識和熟練掌握專業技術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醫學教育實踐性很強,根據醫學教育的規律和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根據實踐能力和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的關係,確定實驗教學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教學。“三早”(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早期接觸社會)成為學校醫科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