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玉門關(1 / 1)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相傳漢代時玉門關乃是和田美玉運往中原必過的一道關隘,故此得名。然而現在,在玉門關對峙的不是溫潤的美玉和春風,而是意欲東進中原,與天下群雄逐鹿的魔教教主胡不歸率領的教眾和前來阻截的少林、武當、華山三派。話說中原武林雖然百年間內耗不斷,但也不至於凋零得隻剩下三個門派,隻是其他門派要麼畏懼胡不歸“天下第一高手”的聲威不敢掠其鋒芒,要麼早就和魔教暗通款曲,正盼著魔教入關好跟著撈些油水,結果最後敢站出來在玉門關上直麵魔教的,也就剩下這三個門派。剛好,中原武林聯盟的三大常任理事也是他們。

“胡不歸,今日你若執意要過這玉門關,就莫怪貧道大開殺戒指!”武當派掌門純陽子的脾氣永遠是這麼火爆。這是武當第三位叫純陽子的掌門,人稱純陽三世。曾有傳言純陽三世上任之初因為屢遭山上猴子奪去頭冠而飽受質疑,所以找了個雄赳赳的尊號來鎮住場子。不過後來人們發現純陽三世的劍雖然殺猴子不快但殺人很快,於是這個傳言也就慢慢沒人提了。

胡不歸:…

“阿彌陀佛,胡施主,今日我三派精英齊聚於此,縱施主號稱武功天下第一,怕也度不過這玉門關了,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位是少林寺現任主持,苦參大師。“苦參”是他武功的由來。苦參大師在少林寺的出身不好,不是有正式編製的武僧,而是從其他小寺借調過來整理經書的文職人員。一般借調期不能超過一年,可苦參大師調進少林後不久他所屬的那間小寺就因當地信眾大都轉信了景教而倒閉了,時任少林方丈可憐苦參回去之後無處寄身,便許他一直留下來,但不解決編製。直到那一年少林寺比武大會,苦參被不懷好意的藏經閣首座選為部門代表參賽,大家才發現從未受過正規武術訓練的苦參僅通過翻閱藏經閣內浩如煙海的武學參考書就練成了絕世的武功。“讀書很苦,但我從中獲得了力量。”這是當年苦參奪冠後的感言。後來按照少林寺七十字詩排輩分,他被編入了“真”字輩。“真參?真慘…”他想了想,“以後還是叫苦參吧。”

胡不歸:…

“我覺得我們可能需要一個西域語的同聲翻譯。”作為中原武林聯盟三大常任理事中唯一的世俗門派華山派的掌門,寧采臣身上被寄予了這次衝突能和平解決的絕大部分希望。畢竟另外兩位掌門“苦行”的氣質太重,讓人毫不懷疑他們有和魔教同歸於盡的打算,而寧采臣,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動嘴皮子能解決的事情他是絕不會動刀子的。作為書香世家,寧采臣當初隻是抱著強身健體的心思入了華山派,後來遇到一位長期住在寺裏的道士,受其點化,武功自此一日千裏。有著如此奇遇,加上傳說中“和鬼都聊得來”的溝通能力,寧采臣上任之後華山便一直與少林、武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坐穩了第一世俗門派的位置。不過今天,寧采臣發現胡不歸比他想象中還難說話,因為胡不歸根本就不說話。

“無妨無妨,老衲略通多國語言。隻是西域國家眾多,不知胡施主平日慣用哪一種?不如我等先從英語開始?goodafternoon,mr.hu,howareyou?”

胡不歸:我教有一萬人在此,你們三派加起來不過五千,你們想怎麼打?

胡不歸:我隻想在富庶的中原為我教開創一片新天地,如果你們不允許,給我個理由讓我停下。你們是打得過我還是打得過我的軍隊?

寧采臣:胡教主,論武功,你號稱天下第一,論軍隊,我們三派確實無法在玉門關這個位置組織足夠的力量。可今日我們占據了地利,你們要硬闖,必定損失不輕,而且到了中原還要麵對中原武林源源不斷的進攻,這想必也是教主不願意看到的。

胡不歸:…

寧采臣:我有個提議,我方出三人組一陣,胡教主若能隻身破得此陣,中原武林聯盟便從此不再幹涉貴教在中原的發展,若破不得,還請教主把手下帶回去,十年之內不得東出玉門關!

胡不歸:哪三個人,什麼陣?

寧采臣:組陣三人分別是少林、武當和華山三派的首徒,陣法無名,其中妙處就需要教主入陣去感受了。

胡不歸:很好,你們擺陣吧。如果這三個人死了,我允許你們三位掌門再上來嚐試一次。

苦參大師、純陽子、寧采臣:布陣!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