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章 老爺子的回憶(1 / 2)

35年前,當時老爹還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夥子,但是正好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時候。

家裏曾經是地主出身,所以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遭到迫害。

當時楊家在山東地界還是有名氣的,主要是有錢有地,但是之後在我老爹長大之後,家族就沒落了,因為文化大革命的動蕩,所以逼得他不得不重操舊業。盜墓。

這種營生屬於外八行,而且當時楊家從祖輩裏傳下來就是因為盜墓而發的家。這一點他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在家道沒落的時候,他幾乎走遍了所有楊家的地段。並且學了一身盜墓的本事。

當時改革開放的時候,也有一些外國人跟著一起來,想探尋中國以前的曆史,其實也就是為了偷點東西。當時國家為了保護文物也需要這樣的能人來一起發掘古墓並且尋找那些跟中國曆史有關的所有事情,以及拓本。

雖然說文革的時候對家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是當時政府也知道楊家的營生,所以就想找懂得地下朝代古墓結構的人幫忙,這樣就找到了我爸爸。

問題是,當時盜墓摸金一派分南北兩派,所以說不知我們家的會,老爹說當時考古隊裏人很多,其中有一個姓葉的,還有一個姓張的,在就是一個姓趙的。葉家,我早就知道他家的事情,老王也跟我交代過,那麼如果這麼說的話葉家的人或許就是前不久去世的葉老,而趙家,則是這個趙叔,之與張家,老爹並沒有說太多,隻是說這個男人聲稱自己叫做張起靈。

所以說當時在考古隊的時候,這家大家族的人就到齊了,而且都是身手不凡。他們當中3唯獨我老爹的身手最差,因為他當時學的非常雜亂,而他們都有著自己本門的身法,對與尋金定穴都有著非常熟練技巧和係統的學習。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三個人非常受考古隊的重視。

有一天晚上,一個博士來到他們一起住的地方,並且借著月光,偷偷給他們看了一地圖說

“你們能看出路,這是哪裏嗎?”

當時三個人都沉默,而且因為是月光的照射,所以說並不是什麼都能看清楚。等過了二十幾分鍾之後,老爹才看明白了這個東西。

這東西跟我們家族有著非常密切的聯係。

楊家當初最鼎盛的時候,是在隋朝。當時因為有政權的靠山,所發展很快,隻不過,在唐朝建立之初的時候,就幾乎將整個楊姓滅族。當時對我們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後來因為滅族的追殺,沒辦法乘船去了琉球。

不過很快楊氏的貴族就回到了唐朝的國境,打算報仇。不過當時的天下已經是李家的了,所以根本沒有機會能報仇,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錢。因此,他們當時就打起了自己老祖宗的主意,開始偷盜隋朝皇帝們當時的陵墓。

久而久之他們的財富再次聚集,但是李唐皇室已經非常穩固,跟本沒有任何勢力能撼動他們的地位,因此,楊家的後人就放棄了報仇,轉而偷盜李氏皇族的陵墓。因此在唐朝的時候,楊家靠著這些本事從而再次發家。

不過關於盜墓,當時並不隻有楊家,還有很多派別,同時還有自己拉活兒幹的。盜墓本來是要追尋到三國時期曹操的時候的,他當時就專門組織了一幫人去盜墓,這樣主要是為了解決他的軍餉問題。

所以三國時候曾經封給那些比較厲害的,摸金校尉的稱號。因而流傳至今。

而我老爹當時,正是盜墓非常猖獗的時候,而且當時天下太平,所以盜墓也分了南北兩派,非常見久,而楊家屬於北派,但是並不遵循北派的規矩。因此楊家當時在盜墓的行當裏麵算是獨樹一幟的。

分金定穴,探脈。是個十分講究經驗的功夫。所以楊家跟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除了看山水大川之外,他們還有一個功夫是聞。

抓一把土,舌尖兒輕點,就能分辨出這下麵是不是有東西。北方多是靠著眼睛來分穴定位,而南派則是靠著一把鏟子,看泥土顏色來分辨。所以這樣就行了不同。這不過到最後楊家並沒有流傳下來什麼高人。所以這本事也都敗落了。

當時老爹跟著他們去的地方就是隋朝的墓地。

最開始的時候,是一個老農民報告說是,近幾天村裏有些奇怪的事情發生,而且總是有小孩子無緣無故的消失。但是當時組織上比較忙,而且很多事情都聚集到一起,同時公安局的警力又非常有限,所以就並沒怎麼在意,以為是小孩子走沒了。因而就以失蹤人口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