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成功者的處世哲學
在現今紛繁複雜的社會裏,一個人能不能出人頭地,關鍵不在於他的際遇,而在他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麵對問題,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如果他(她)所做的一切均符合愛的真諦,那麼,他的人生絕對是美好的。
一、擁有熱情的態度
金克拉曾說過:“一個人能不能出人頭地,關鍵不在於他的際遇,而在他用什麼態度去麵對問題。”一開始,西麗絲蒂·貝克的際遇並不順利,不過那隻限於當時而已。她的左腿患了一種叫“反射交感營養性退化”的疾病,經常劇痛不已。但是西麗絲蒂卻能勇敢麵對挑戰,成為全校同學的楷模,贏得佛羅裏達州鮑德溫市立中學1994學年度的“最佳勇氣獎”。從下麵的例子中,就可以對她處理問題的態度有所了解。
有一天,西麗絲蒂打電話請媽媽到學校來。輔導老師吉斯·喬爾斯以為她無法忍受痛楚,要媽媽帶她回家,於是安慰她說:“其實早一點回家也沒關係。”西麗絲蒂立刻回答:“我不是要回家,隻是請她送拐杖來,我才能走路。”也就是說即使腿痛難耐,她也不願缺課。
西麗絲蒂勇往直前的精神的確可敬,她不但打排球,還參加遊泳校隊,甚至把參加遊泳賽當成治療方法。老師們都對她讚賞有加,例如:“她很有創意,非常可愛。”“教導這樣的學生真是一大樂事!”“西麗絲蒂上課專心、用功讀書,真高興教這樣的學生。”的確,西麗絲蒂在各方麵都表現出勇往直前的態度,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正如金克拉前麵所說的,一個人能不能出人頭地,關鍵不在於他的際遇,而在於用什麼態度去麵對問題。因此,奉勸各位讀者也能拿出“我一定能做到”的信心麵對各種狀況。
一位事業成功的女強人,曾經在某幾年之中,每天早上十點準時到安養中心去探望摯愛的母親。她早上十點經常有約,但她總會要求改期,並且說:“對不起,我必須去探望家母。”
後來,她母親過世了。不久,有人約她早上十點談論公事。她忽然發現自己再也不能探望母親了,情不自禁地想:要是我能再去探望母親一次就好了。從這一刻起,她把“必須去”改成了“要去”。
從她的故事中,人們體會到一件事:“必須”去做的事是一種負擔,例如:我早上七點必須出門上班。我必須打掃房間。但是“要”去做的事卻會讓人滿心歡喜,例如:我今天要去打高爾夫球。我這個周末要去渡假。
“感覺”對思想及表現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想到“我必須去上班”時,不妨想想那些沒有工作的人,一定會感到心情開朗:我要去上班了。有人邀你釣魚,不要滿臉無奈地說:“抱歉,我周末必須去兒子學校參加家長會。”想想看,有一天孩子長大了,你再也不必參加他的家長會,那時心中是否有幾許惆悵呢?這麼一想,也許你會很高興“我周末要去參加兒子學校的家長會”呢!
一、兩個字的差別,就會使你的態度截然不同,你會發現自己做任何事都充滿了期待,不再感到無奈、被動。態度不同,表現自然會不同,收獲當然也有差異。因此,奉勸讀者諸君以後做任何事,都能想著我“要”做,而不是我“必須”做。
二、人人都是負債者大多數人都知道,1871年10月8日的芝加哥大火,奪走了兩百多條人命,燒毀了一萬七千多棟建築物。有人為這場大火寫歌,至少有人為它拍過一部影片——其他有關的文章及報導就更不盡其數了。
但是卻有許許多多人不知道,就在同樣那一天——1871年10月8日——威斯康辛州的白詩提戈也發生了一場大火,奪走大約一千五百條人命,波及的林地麵積有一百二十八萬英畝。不用說,當天所有媒體的重點完全放在芝加哥,白詩提戈隻不過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城市,不相幹的人多半不會去注意它發生了什麼事。相信大多數人都同意,白詩提戈的大火絕對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因為缺少多數媒體的報導,知道消息的人並不多。
人生也正是如此。例如,德蕾莎修女因為行善無數及無私的奉獻而聞名世界,但她不喜歡出名,經常躲避媒體,隻有在希望大眾讚助她堅定的理念時,才會公開露麵。事實上,每天有千千萬萬的人在幫助鄰居、無家可歸或三餐不繼的人。這些默默行善的仁慈天使完全是出於一片善心,他們隻要幫助別人就可以得到快樂、滿足,根本沒有想到要出名,或者企求回報。如果沒有這些人,這個世界百分之百會比目前糟上千百倍。幫助別人改善他們的生活,你的生活也會因此改善。
在金克拉的一生中,始終堅信一個信念:隻要努力幫助許多人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你也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山姆·華頓說過:“我很早就發現,隻要能幫助別人發財,自己也一定會發財。
兒童守則中有一項是“日行一善”。不久前,金克拉幫助一位行動不便的女士把行李放進飛機上方的行李艙。她對他連聲道謝,他笑著說:“我才應該謝謝你,因為你給了我日行一善的機會。”這句兒童守則在日常生活中不時可以聽到,它實在是一種很了不起的哲學。
人生最奇妙的一件事,就是在毫無私心的情況下幫了別人的忙,自己卻也會得到好處。從科學上來說,我們幫別人忙的時候,腦子裏充滿了血清促進素,可以使我們精力旺盛,因此“日行一善”的兒童守則非常有意義。
根據《今日心理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導,那些在社區中熱心幫助有困難者的人,都是精力充沛的人,本身的事業也更容易成功。
一般十來歲的童子軍並不了解這些事,但是他們日行一善所得到的好處並不會因此減少。不用說,金克拉樂於當童子軍,相信你也一樣。
有人說,完全自我封閉的人就像被一個非常小的包裹緊緊包住,必然非常不快樂。想一想:你是否遇到過以自我為中心還能真正快樂的人呢?
金克拉很欣賞這個故事:有一個人獨自去爬山,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使他迷失了方向。他知道一定要盡快找到遮風避雪的地方,否則隻有凍死一條路。盡管他努力前進,但手腳卻已漸漸麻木。匆忙之間,他被橫躺在地上的一個人絆到了。這時候,登山者必須盡快決定一件事:停下來幫助這個人,還是為了救自己的命繼續趕路?
他很快就做了決定,脫掉濕手套,跪在那個人身邊,開始按摩對方的手腳。幾分鍾後,那個人有了反應。再過一會兒,他已經能站起來了。兩個就互相扶持著下了山。事後,有人告訴登山者,因為他幫助別人,所以也幫了自己的忙,他替陌生人按摩手腳時,自己的手腳也不再麻木了。由於活動量增加,使他的血液循環加快,手腳都變暖和了。
奇妙的是,當他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去關注別人時,竟然解決了本身的問題。金克拉堅信,要達到生命的巔峰隻有一條途徑,就是忘掉自我,幫助其他人爬到更高的地方。
有一位聖人說,做個重要人物固然很好,但是做個好人卻更重要。還有一句古語說,一個人說話的時候,絕對學不到東西,隻有注意傾聽,才能學到東西。
注意聽別人的話,有時可以免於尷尬,有時還可以幫你賺錢。例如,湯米·波爾特還在職業高爾夫球界時,一向以壞脾氣出名。他經常敲斷球杆或把球杆扔掉,常被球友和媒體拿來當話題。一次參加高球賽時,他雇了一名以多話出名的球僮,於是他限製球僮隻能說:“是,波爾特先生。”或“不,波爾特先生。”
很巧,波爾特有一個球落在一棵樹旁邊。他必須把球從樹枝下麵打過去,飛過湖麵,才能打到果嶺。他仔細分析狀況之後,做了決定。他半帶自言自語,半對球僮說:“我該不該用五號鐵杆?”球僮早就把他的警告銘記在心,於是他說:“不,波爾特先生。”波爾特不服人的脾氣又犯了,說:“為什麼不行?你等著瞧!”球僮依照著他的指示答道:“不,波爾特先生!”波爾特可不理他那一套,他瞄準目標,漂亮地一杆揮向果嶺,小白球停在洞外的地方。波爾特十分自得,把五號鐵杆交給球僮說:“這一球打得怎麼樣?你現在可以盡量說了。”“波爾特先生,那不是你的球。”球僮說。
因打錯了球,湯米·波爾特除了被罰球,還罰了錢。所以我們對人一定要好,尤其是為人們服務的人,更要傾聽他們的心聲。
愛因斯坦說:“我每天要提醒自己一百次,我許多生活是許多在世或已經去世的人努力的成果,因此我應該貢獻全部的心血回報他們。”想想愛因斯坦的話,就明白其中包含著多麼大公無私的智慧了。
每個人都虧欠自己的父母,因為是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來的人。我們也虧欠為我們安全接生的所有醫護人員。
人一生極為重要的讀、寫、算等知識,是教育製度賦予我們的,我們應該感謝。如果沒有人教愛因斯坦二加二等於四,就不會有相對論的產生。
不論我們從事士、農、工、商的哪一行,大都虧欠牧師、神父、法師及其他使我們明白生命真諦的人。
曾經給過我們鼓勵、教導的人,我們當然虧欠他們。那些為我們傳遞訊息的郵政人員、新聞從業人員、築路工人……,更給了我們太多應該感謝的東西。
我們所虧欠的人多得數也數不清,愛因斯坦的話一點也沒有錯,每個人都虧欠很多。要想還債,就要經常向那些使我們生活更美好的人表達謝意。
經常向人表達謝意,一定會有許多朋友,生活也更加開心。
三、別販賣愛、忠誠和友誼約翰·查爾登·柯林斯說:“成功的時候,朋友認識我們。失意的時候,我們認識朋友。”《美國英語辭典》對“朋友”的解釋是:“喜愛一個人;尊重、喜歡另外一個人,並且設法使他更快樂、更幸福。”換句話說,就是願意為另外一個人做事。朋友是為你服務的人,是你的伴侶,是幫助你的人,是對你好的人,也是一種招呼語。
如果一個人走到生命終點的時候,還有兩個以上的朋友願意隨時隨地幫助他,為他做任何事,那實在是太幸運了。
我們可以和朋友談生活的所有方麵——快樂、悲哀、希望、需要、勝利……。在他們麵前,可以不必隱藏自己脆弱的一麵,因為我們知道朋友永遠會為我們做最好的打算。
約瑟夫·艾迪森說:“友誼可以使快樂加倍,使痛苦減半。”
羅勃·赫爾則說:“有一個明理又有同情心的朋友,等於多了一個頭腦。”
既然朋友及友誼如此可貴,怎樣才能交到更多朋友呢?專門去尋找朋友,往往不容易找到;隻要你努力去做別人的朋友,就會發現處處都是朋友。
山繆爾·強生說:“一個人如果不繼續交新朋友,很快就會感到孤單寂寞,友誼是需要不斷發展的。”相信他的話,你就不會孤獨了。
有人說,陌生人隻是“尚未結交的朋友”。《美國英語辭典》對朋友的解釋是:喜歡一個人,願意與他為伍,或者非常樂意為他服務。
這種解釋充分表現出麥克·柯伯和他的朋友馬克·魏曼在1989年7月9日開始攀登凱普峰的情形。凱普峰是一座三千五百六十九尺高的岩壁,位在加州北部亞斯麥山山穀底部。對攀岩者而言,這是最難攀登的幾座岩壁之一,即使全世界最有經驗的攀岩老手,也不一定具有足夠的體力及勇氣。
魏曼和柯伯花了七天時間才登到山頂,途中曾遇到四十度以上的高溫及猛烈的強風,為攀登增加了困難。爬到山頂之後,柯伯勝利地站著,魏曼卻隻能坐著——他是第一個不用雙腿登上凱普峰的人。
1982年,魏曼拌了一跤,從此就癱瘓了。此後,他隻能在夢中攀岩。但是柯伯努力說服他同行。當然,如果沒有柯伯帶路,一步一步幫著他往上爬,他絕對不可能完成這一壯舉。第七天,柯伯無法把鐵栓固定在山頂四周鬆軟的石頭上,他的友誼及勇氣在此時發揮到了最高點。柯伯知道,如果這時候出絲毫差錯,他們兩人都可能沒命了,於是他背起魏曼,一路艱辛地爬到終點。
俗話說得好,想要結交好朋友,自己就要先做個好朋友。希望你也能做個像麥克·柯伯那樣的好朋友。
“總有一天我要跟你扯平!”這是一句大家常聽到的話,常常被人拿來威脅對方,也有人真的說到做到。問題是,如果你隻能跟對方“扯平”,就永遠也贏不了對方了。
接下來講一則有關柏林圍牆當年存在時的故事。有一天,住在東柏林的人決定送給西柏林人一點“禮物”。他們在大卡車上裝滿了垃圾、碎瓦礫、損壞的建材,以及許多毫無價值的廢物。然後把車子開過邊界,得到出關證明之後,一股腦地倒在西柏林。
西柏林人自然很憤怨,一心想跟他們“擺平”。幸好有一位智者極力勸阻,提出完全不同的建議。結果,西柏林人也同樣裝了一卡車東西——都是東柏林視為珍寶的衣物、食品及藥物。他們把卡車駛過邊界,小心翼翼地卸下貨物,並且留下一塊幹幹淨淨的牌子,寫著:“每個人都依照自己的能力付出。”
西柏林人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相信布克·T·華盛頓的一句話:“我不願意讓任何人使我恨他,因而侮蔑我的靈魂。”聖經上說,以德報怨就是在敵人頭上“堆炭火”。在寫作聖經的時代,在敵人頭上堆炭火是上帝所讚許的善行。想想看,東柏林人看到那一卡車迫切需要的物品時,心裏會有什麼感想?必然是既羞愧又感激吧!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要以柔克剛,不要以怨報怨,要做個心胸廣闊的人。
四、給予越多,得到越多金克拉曾說:“隻要幫助很多人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你也能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下麵就是一個有趣的實例。
三市聯合醫院的鮑伯·普萊斯醫生曾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本世紀美國最偉大的成功故事之一,就是金門大橋的建造。這個計劃的主要讚助者是梅林區及舊金山市,也就是金門大橋兩端的地區。其實,台麵下也有兩個團體:在橋上工作的人,以及等待有人摔死,以便接替工作的人。
一開始,等待的人無需等待太久,因為金門大橋建造初期並沒有安全措施,摔死了二十三人。但是到了後期,工程公司采用了一張十萬美元的安全網,至少有十個人跌落在網子上,結果都幸免於一死。有趣的是,由於工人可以放心工作,工作效率反而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遠遠超過了那張安全網的價值,這對於工人家屬及因此挽回性命的工人,更是莫大的恩賜。
這座橋使兩端的城市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真正的價值遠遠超過實際上所付出的代價,因為它提供了千千萬萬個工人所需要的東西——安全、可靠,並且有相當收入的工作。大家也不妨把這一套哲學牢記在心。
許多事情幾乎都多少會牽涉到銷售或溝通技巧,如果能站在有利的立場——對本身的產品有絕對的信心——來溝通,就會容易得多。同時,掌握一些足以說服對方的技巧,的確比較能影響對方。
《個人銷售力》雜誌上有這樣一篇故事,那是說法國的雷諾汽車銷售到日本時,日本人要求逐一檢查每輛車。反之,日本車銷售到法國時,法國人隻要求抽樣檢查。不用說,這樣做法並不公平。
法國總統密特朗並未提出抱怨,但卻要求一一檢查日本輸入的錄影機,並且限定一律由法國南部某港口進口,又指派兩名動作緩慢的海關官員徹底檢查。要不了多久,碼頭上的日製錄影機立即堆積如山。日本政府很快就了解到,由於他們過去的作法和法國相對的回應,使兩國人民都損失了不少時間與金錢。經過簡單的協調,法國的雷諾轎車終於能以較快的速度輸入日本,日本的錄影機也恢複了正常的進口速度。
顯然,雙方並沒有爭吵不休,媒體也沒有大做文章。法國人平靜地堅守自己的立場,日本人也能迅速隨機應變。雙方溝通的技巧很婉轉,因此造成了雙贏的局麵。
在生活中也應該記得,如果能安排雙贏的協議,彼此都會獲得最大的長期利益。
大約四十年前,《讀者文摘》上刊登了一則有關厄莎·懷特的故事。她身高隻有四尺半,父親原本是奴隸。她相信“人生在世,就應該以服務為代價。”她的座右銘是: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應該隨時隨地盡心盡力地為所有人著想。
厄莎小姐放棄很有前途的歌劇舞台,因為她母親開設的自助餐店人手不足,她特地去幫忙。她教書十六年之後,以有限的積蓄開了一家百貨店,主要供應非裔美國人。最後,她又開了洗衣店、職業介紹所、不動產經紀公司以及保險公司。她的財產總值超過一百萬美元,但是大多數都用來做福利措施。
她一生都在幫助別人,扶助窮困的人,使他們向上,而不是施舍他們救濟品。她設立收容所,收容無家可歸的人;建慈善醫院,醫治無親無故的窮苦病人。另外還設了中途之家,收留未婚媽媽。她還捐了兩棟房子做保育院,又把一間電影院移做貧民兒童的休閑場所。她深信聖經上的一句話:“你們若常在我裏麵,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麵,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
她工作非常認真,生活中充滿了希望,最後心滿意足地死去。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她所做的一小部分,對社會的貢獻就太可觀了。為別人付出及服務,那種快樂真是無法比擬,希望諸君也能采取行動,向厄莎·懷特學習,那麼成功的路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