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的風暴從江城市遍布到全國各地,畢竟選擇基因芯片的用戶可不是隻有江城市一家。
銀行的失血還在繼續,其中以江城市最為嚴重。江城市建行總部的流動性現金已經觸碰到了紅線警戒範圍,如此危機的情況讓江城市建行不得不想總行求助現金支援。
什麼是紅線警戒範圍?就是銀行儲備現金到了很危險的地步,再往下,用戶就沒有辦法從銀行取錢出來,銀行就會出流動性危機,從而出現擠兌危機。
畢竟銀行看著並沒有表麵上那麼光鮮,舉個例子:
有一百萬人總共存了十億到銀行。銀行現金儲備並不是就有十億,銀行經過一係列的數據經驗算法分析,得出預留億就足夠滿足這一百萬人取現需求(這就是你大額取現時,需要提前幾預約的原因,因為銀行一時半會兒沒那麼多錢),剩下的7億就會進入銀行的投資渠道——貸款給個人用戶、企業,投資房地產等等,這是有投資周期的,一時半會兒取不出來的。
當一百萬人突然要將自己所有的錢都取出來時,流動性危機和擠兌危機就顯現了。
每個銀行也不是把錢全部彙總後交給總行,由總行投資。而是各行其是。
比如江城市建行的錢會在江城市及周邊投資,滬市的錢會在滬市及周邊投資,各家分行有各自的賬戶。
所以,當江城市建行自己的賬戶現金不足,就隻有向總行緊急求助。
總行怒了,因為這個情況不僅僅是反應在江城市,許多一線城市都出現了集中擠兌。究其原因,就是藍星集團成立的蔚藍銀行大量吸引儲戶,對實體銀行業造成了衝擊。
幾家總行形成了控訴蔚藍銀行的長篇報告,將其遞交給銀監會,強烈要嚴格蔚藍銀行的審查,最好是取消蔚藍的銀行牌照。
在報告中銀行們寫道:“我們並不是反對設置虛擬銀行,由國有銀行設置的虛擬銀行不是更保險嗎?國家為什麼要舍本逐末啊!”
“我們也可以成立虛擬銀行!我們願意在蔚藍世界中成立虛擬銀行!”
幾個銀行大爺忘記了在一個月之前,江城市曾經苦口婆心希望幾家銀行能夠進入蔚藍世界,都被言辭拒絕了。
曾經的豪言壯語還在耳邊回響著,“我們壟斷我們驕傲,我們什麼都不做,客戶都會主動上門。”
銀監會也著急啊,幾大國有銀行出現了嚴重的現金流逝,對銀行大打擊是重大的。
銀監會將報告報給高層,希望上麵能夠從中調解。
可惜,晚了。
左邊是實體銀行,右邊是虛擬銀行,都是國家的銀行,哪兒有把自己的右手砍了給左手,或者是把左手砍了給右手的。
高層回複道:“希望大家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良性競爭中相互進步。”
在私下裏,高層讓銀監會轉述給各大銀行。
“這次危機不是壞事是好事,好好收拾下你們的壞賬和賬務問題,一個蔚藍銀行就讓你們如此驚恐,要是開放金融市場,國外的金融寡頭打擊的手段可比蔚藍銀行強百倍,千倍!你們在華國的懷抱裏活得太滋潤了,應該好好反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