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見於《尚書?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鄭康成曰:‘弱水出張掖。’”按古籍言弱水亦見於《史記?大宛傳》、《漢書?地理誌》、《後漢書?東夷傳》與畢沅
注《山海經》等。
“三千” 蓋出於佛家三千大千世界,天台宗善言一念三千。
“一瓢飲” 見於《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
是\"弱水\". 據說\"弱水\"是天下最弱的東西,連鵝毛都承受不起.
弱水、青水出西北隅,以東,又北,又西南,過畢方鳥東。
——山海經?海內西卷
第一解 “弱水三千,隻取一瓢。”
比較易懂的意思是,很多的水,隻要其中的一小部分。引申為,對於愛情,很多的女子當中隻為1個女子。“弱水”的意思其實不是很清楚;但是整句話,就是說要對愛情專一。
1、“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 出自《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
2、“弱水”始見於《尚書·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鄭康成曰:‘弱水出張掖。’”按古籍言弱水亦見於《史記·大宛傳》、《漢書·地理誌》、《後漢書·
東夷傳》與畢沅注《山海經》等。“三千”:蓋出於佛家三千大千世界,天台宗善言一念三千。“一瓢飲”:見於《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
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古時許多淺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隻能用皮筏過渡,古人認為是由於水羸弱而不能載舟,因此把這樣的河流稱之為弱水。因此在古書如《山海經》《十洲記》等中記載了許多並非同一河流而
相同名稱的弱水。山海經載的昆侖之北有水其力不能勝芥故名弱水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些稱謂流傳到現在還在用,比如甘肅省現在的地圖上還有一條弱水河。弱水也用來特指位於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
河,當然也隻限於特定的地理學著作。後來的古文學中逐漸用弱水來泛指險而遙遠的河流。比較有名的是蘇軾的《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裏。這是弱水第一次與具體的數字連用。
張孝祥的《水龍吟——望九華山》中也有一句‘縹緲珠幢愚衛,望蓬萊、初無弱水’。其他的詩詞中就很少見弱水的句子了。反到是後來的小說中用的比較常見些。
《西遊記》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時有詩描述流沙河的險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提法。魯迅先生在他的《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
地質略論》說道:雖弱水四繞,孤立獨成,猶將如何如何……《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中也有提到:“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樣:一足高來一足低中,渾身帶水又拖泥。相逢若問家何處,卻在蓬萊弱水西。”
這裏也是指遙遠的意思。
再到後來弱水引申為愛河情海。這便是我們現在口邊的弱水三千的意思。第一次正式的提出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黛玉道:“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
姐不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今兒和你好,後來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麼樣?”寶玉呆了半晌,忽然
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寶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寶玉道:“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