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科技知識 火炮問世與發展
公元10世紀,由於中國發明了火藥,拋石機演變到拋射火藥包和火藥彈,但射程沒有多大變化。13世紀中葉,中國出現了用竹筒製成的“突火槍”,這是人類第一次利用火藥發射彈丸。
13世紀末,滑膛火炮在中國首先出現,稱作火銃。中國的火藥和火器很快就傳到了西方,火炮在歐洲得到迅速發展。
14世紀上半葉,歐洲製造出了一種發射石彈的短粗身管火炮,叫作臼炮。臼炮的威力已經很大了,可以在較遠的距離大麵積殺傷敵人。
於是人們又將火炮安裝在艦船的兩舷,用於海戰。但很快,又有一種口徑較小的長管炮代替了臼炮,出現了從炮口裝進去再發射的球形實心彈和爆炸彈。
爆炸彈的出現,讓人們真正看到了大炮的威力。戰爭中誰擁有更多的可以發射爆炸彈的大炮,誰就擁有了主動權。
到17世紀,火炮已有加農炮和榴彈炮。但是,直到19世紀中葉,火炮基本上都是滑膛前裝炮,發射球形彈,射速慢,射程近,因為隻靠炮管賦予炮彈飛行的方向,所以,早期這種滑膛炮不容易打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