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射炮
速射炮在重量上比他們的前輩輕上至少70公斤,使得在同樣的六匹挽馬編製下速射炮的機動力明顯提升;而速射炮的口徑雖然比較小,但是在射程上卻遠遠超過前代;前一代野炮的平均射速為每分2發,但是速射炮卻可以達到每分7發的射速。
速射炮發射的主要彈種是榴霰彈,榴霰彈在十九世紀初期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但是直到該世紀末才真正成為一種可靠的武器。榴霰彈外部是一層薄薄的金屬殼,裏麵裝滿重量8~10公克的金屬彈丸與一根引信,在理想狀態下榴霰彈會在敵軍步兵前方上空數公尺處引爆,像一把超大型霰彈槍把金屬彈丸灑在敵人身上。榴霰彈使用的引信是一根簡單的燃燒式定時引信,炮手可以依據測具的結果剪裁適當長度的引信來控製榴霰彈爆炸的時間。
速射炮的大量運用並未因此改變了歐陸炮兵的準則,在榴霰彈大量使用的情況下,步兵在距離敵方陣線2000公尺外時仍會受到敵軍榴霰彈的嚴重傷害,而在這種距離下,步兵對敵人炮兵是沒有任何反擊能力的。炮兵決鬥的觀念因此再度被強化,在敵炮徹底沉寂之前步兵單位無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動。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當時速射炮在發射榴彈時的射程可以比發射榴霰彈的射程多出1500~3000公尺,這是因為榴霰彈是利用燃燒式定時引信控製,而引信長度有其最大限度所致。一般來說榴霰彈的最大射程約在5000~5500公尺。這也就是說,炮兵單位可以在敵炮兵最具有威力的武器射程外占領陣地,而隻要集中足夠多的火炮、發射足夠多的榴彈,我方炮兵即可在步兵攻擊前摧毀敵軍的炮兵陣地。
當英國人還在為了如何彙整波爾戰爭的經驗傷腦筋時,日本與俄羅斯在東方爆發的大戰顯示了英國佬的經驗可能並不是普遍性的結果。除了發生在遙遠的亞洲外,這場戰爭所有的特征,例如戰鬥的規模與軍隊的組織,都比較像是一場發生在歐陸強國間的戰爭。發生在南非的每場戰鬥兵力規模都小於一個師,而日本與俄羅斯雙方部署在戰場上的兵力卻遠超過波爾共和國的總人口。波爾戰爭雙方的軍官多半都是新手波爾人原本就沒有完整的兵役製度,而英軍中的軍官則多半是缺乏經驗而被丟到殖民地磨練的菜鳥日俄雙方則都是高度職業化的部隊,從最高指揮機構到步兵排、炮排的軍官都是受過嚴格訓練的職業軍人。
在滿洲與朝鮮間炮兵部隊上的差異遠遠小於英軍與波爾人。當時日軍的製式野炮是75公厘Arisaka速射炮,一種特別為了強調輕量化與運動性設計的速射炮,特過特殊設計的炮架和兩名士兵協助將火炮推回原為的情況下,Arisaka速射炮每分鍾射速可以達到7發。俄軍的標準野炮是model1900Putilov,一種762公厘口徑的速射炮,它特殊的複進機構可以使射速高達每分鍾20發,不過在如此高的射速下準度會被犧牲。
俄軍另外一個優勢是射程,Putilov速射炮發射高爆彈的最大射程6400公尺、榴散彈5600公尺,而日軍Arisaka速射炮高爆彈最大射程為5500公尺、發射榴散彈的最大射程隻有4500公尺;此外,Putilov速射炮彈重7公斤,Arisaka速射炮隻有5公斤。俄軍的優勢雖然被俄軍高層隻提供高爆彈給野炮部隊的政策給抵銷不少,但是無論交戰雙方還是各國觀察家,都承認Putilov是一種遠遠優於日軍野炮的武器。
事實再一次證明了無論武器如何優秀,都不能保證會戰的成功;數量上與裝備上的優勢都無法彌補戰術上的錯誤。雖然俄軍在整個戰區裏麵甚至每場戰鬥中都可以集中較多的火炮,但是在每個決勝點上,日軍優異的指揮都能夠及時集中較多的火炮。
日軍在決勝點上每每可以集中較多火炮的這個事實,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日軍是攻方,在發動戰鬥的時間與地點上有著較多的彈性,不過即便如此,日軍在狹小空間中發動集中炮擊的能力,更顯示出他們心靈的柔軟與準則的彈性。五是到的傳統與近年來德國覺幹的諄諄教誨,讓日本人相信從士兵開始每個人都需要在戰場上發揮個人的主動精神。
日軍常常能夠在關鍵點上集中數個炮兵連,在當時日軍編裝每一個步兵師有六個6炮炮連,而日軍指揮官慣常將這6個炮連集中使用,來增加對抗單一目標的重量。而當日軍要尋求突破時,通常會從日軍炮兵總預備隊獲得增援,以組成規模龐大的炮兵連。在決戰時刻,日軍的大炮兵連常被用來對付一個俄軍步兵連或炮兵連陣地。
如同當時其它歐洲列強一般,日軍將普法戰爭的教訓深深植入心中,在日常的教範中,日軍教導各階層官佐盡可能地集中手中的火炮,但是真正讓日軍能夠達成這樣目的的原因,來自於日軍傳統組織文化,在沒有有無線電連絡工具的年代,日本軍官心中積極主動去完成共同目標的精神,才是讓大炮兵連能夠真正運作的原因。
在沒有任何現代化通信器材的環境裏,日軍高層炮兵指揮官不可能事先研擬一個火力支持計劃,再一步一步去進行各項協調工作。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指揮官隻能夠概略選定一個區域來集中手上的炮兵,然後對下屬們訓令一下他所希望達到的目標。至於接下來的細部問題,例如炮兵陣地射擊位置、射擊時間與方式、各炮連射擊目標等等,都是靠下級營連指揮官主動去完成。而資淺的下級指揮官們首先就必須充分明白上級意圖,接下來則是盡量在彼此間用最少聯係溝通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地與其它同僚合作。
最精彩的日軍火力協調出現在分布在不同地帶中的數個炮連,在幾乎完全不聯絡溝通的情況下,對同一個目標偕同射擊;而兩三個部署在不同陣地中的日軍炮連,完全倚靠默契主動對一個俄軍目標進行交叉火網射擊更是常事。當使用榴散彈時,從多個不同角度行程的交叉火網,可以有效降低多種掩蔽物的功效。
在另一方麵,俄軍炮兵則是單打獨鬥為主。俄軍單打獨鬥有幾個原因,第一、俄軍的炮連規模比較大,每一炮連建置8門野炮多於日軍的6門,每分鍾持續發射火力60發也多於日軍炮連的30發,因此從數據上來看一個俄軍炮連打兩個日軍炮連都不成問題。第二、在俄軍傳統思維上就排斥德軍的炮兵集中觀念,喜歡將部份火炮控製在手上當做預備隊,而非在一個點上全部擺上去尋求突破。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俄軍缺乏同日軍一般主動積極的傳統,會自動達成所謂的寧靜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