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李家莊的路上,王庚仔細地打聽了當前的情況。現在是鹹豐三年八月初五,太平天國已經與今年二月二十日定都南京,並於四月一日開始北伐,這會都快打到保定了。王庚所在的地方在上海附近的青浦縣,眾多農民在地保周立春的帶領下,正在進行如火如荼的抗糧鬥爭。
這真是絕好的機會!王庚眼睛都亮了起來,隻要混進起義隊伍中,慢慢拉起一支隊伍,裝備上洋槍洋炮,在這個時代就有了存身的資本!憑咱穿越者的本事,推翻滿清還不是小事一樁!越想越興奮,王庚恨不得馬上就動身去青浦縣白鶴鄉找周立春。
不過自己要是單槍匹馬過去,恐怕得不得重視。怎麼辦?用筆記本電腦去裝神弄鬼哄騙一下這幫農民?這個主意很快就被王庚否決了。風險太大,萬一糊弄不住,恐怕自己死無葬身之地。冒充太平天國的信使或者將領?也不太好,自己沒有信物,對太平天國內部那一團糟的情況也不很了解,不是上佳選擇。不管怎麼說,單槍匹馬過去總是不如帶著嫡係班底過去。王庚很快就把主意打到了李察身上。
王庚拍了拍李察的肩膀說道:“李察,你怎麼看現在的局勢?”
李察撇撇嘴說道:“外麵的局勢不清楚,據說太平天國打下了南京,已經派兵攻打北京去了。反正這青浦縣周圍是亂成一團糟了。青浦縣白鶴鄉周立春在鬧抗糧,嘉定縣徐耀領著羅漢黨那幫子流民也在聚眾造反。我看這鹹豐爺的天下坐不了幾年嘍。”
王庚盯著李察的眼睛說道:“如今局勢這麼混亂,你就沒有什麼想法?”
“王大哥你這是要拉我加入太平軍?”李察語氣變得異樣起來,雙眼一動不動地盯著王庚。
王庚歎了口氣說道:“我不是太平軍,我這頭發另有緣故,有機會再告訴你。如今世道紛亂,正是男兒建功立業之時,李察老弟,何不趁機而起,博一番富貴出來?”
李察搖了搖頭,誠懇地說道:“王大哥,聽我一勸,先在我李家莊安頓一段時間再說。太平天國能否成事暫未可知,這上海附近,周立春和羅漢黨肯定成不了事,早晚會被朝廷剿滅。王大哥不要一時衝動,壞了自家性命。王大哥是我李察全家的大恩人,我不會害你的。”
我當然知道他們不會成功,不過有哥的幫助就不一定了嘛。王庚心裏很是不以為然。剛要開口再勸。就被李察打斷了:“大哥不要再勸了。我父親教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如今天下大亂,我是全村唯一的讀書人,我父親去後,我就是李家的族長,我得為全村父老性命考慮,不能把他們帶到絕路上去。”
王庚被噎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也難怪,人家父母屍骨未寒,哪能憑自己三言兩語就提著腦袋跟著自己去造反。收個小弟還真是艱難,要是自己有傳說中的王霸之氣該多好啊,真不行過幾天去投奔周立春算了。這李察怎麼沒一點反抗精神,你看人家周立春,不過就是一個小地保,就敢率領農民攻打縣城,連縣太爺都給趕走了,到現在不照樣活蹦亂跳。
回到李家莊後,村子裏就忙亂起來。李察家陡遇大難,院子裏來了許多村民幫忙張羅著布置靈堂,操辦喪事。王庚換上李察送過來的衣服,戴著帽子裝上假辮子,以李察家救命恩人的名義出去和眾人寒暄一陣後就躲在房間裏不出去,腦子裏翻來覆去地想著該如何勸服李察跟著自己造反。有如此大恩還不能把李察收為小弟,去了周立春那裏又能怎樣?能起來造反的哪個會是傻瓜,不要說篡奪領導權了,如果不能盡快積蓄起力量來,清廷大軍一到,還不得和他們一起完蛋,所有的雄心壯誌就成了一個笑話。
自己可是穿越者啊,有俯看曆史長河的優勢,有先進的軍事思想,有逆天的科技知識,還隨身攜帶了一台筆記本電腦,偏偏沒有如何收服小弟的秘籍。真是羨慕那些魂穿的,人家完全融入了所處的時代,不像自己單槍匹馬,無依無靠。該怎麼才能說動他呢?
沒等王庚想出個頭緒,李察穿著一身素白孝衣推門走了進來。望著李察通紅的雙眼和悲戚的神色,王庚心裏也是一陣發酸,站起來拱拱手說道:“人死不能複生,節哀順變。”
李察也不答話,自己找了個椅子坐下後沉默了一會,開口說道:“家父去世了以後,我就是李家的族長了。我李家三百多口人,不過一千多畝地,靠著種桑養蠶,往年還能支撐。如今賦稅繁重,不堪重負,村裏好幾家已經借了高利貸,眼看就要破家,便是我這家也已經家徒四壁,連給二老買兩口棺材的錢都拿不出來。又逢亂世,刀兵一起,賦稅更重,更不用說過兵如過災。我苦思良久,不知道我李家該何去何從。王大哥走南闖北,見識廣闊,懇請指點一二!”
亂世之中,要麼自己造反,要麼鎮壓造反,哪裏還有第三條路可走。看來李察是沒了主意,讓哥給你指點指點迷津吧,不把你忽悠成小弟,白瞎了哥的一肚子見識。王庚想了想說道:“你看你們村的農民,辛苦一輩子頂多能混個溫飽,這還是在江南。他們當一輩子農民,他們的兒子孫子都隻能當農民,世世代代受苦受窮,哪輩子是個頭?即便全村供養出來個讀書人又能如何?這世道終究是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隻要成了窮人就永世難有翻身之日。你說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