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相處,你會傾聽嗎?
作者:唐惠珠
“現在的孩子不聽話,很難管!”
“我是孩子的時候,擁有所有好女孩的特質和生活習慣,我女兒正好跟我相反,好的特質她沒有,壞的特質她都有!”
身邊不少父母常常這樣跟我抱怨。從傳統權威的社會轉成現代民主平等社會,我們要怎樣跟孩子相處,讓孩子懂得尊重父母,讓孩子成長得更好呢?在我看來,良好的親子溝通是最基本的,再多的技巧、技術、策略,若沒有良好的親子溝通做基礎,那就毫無用處了。
在青少年犯罪問題的相關研究中,我們不難發現當孩子發生問題時,通常父母親的反應是:我不知道;我不相信。忙、盲、茫的父母們,完全無視孩子正在蛻變。
那麼如何促進親子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最基本的就是兩個字——“傾聽”。父母常抱怨孩子不聽話,我倒要反問一句:“你聽過孩子講話嗎?”這裏的“聽”不是隨隨便便、簡簡單單地聽,而是有目的地、專注地聽,也就是我所說的“傾聽”。
傾聽是溝通的基礎,學習傾聽的技巧相當重要。
1.注意身體語言
如果你跟一個人講話,他兩手胸前一疊、腿一翹、往沙發椅背一靠,眼神東飄西晃,你跟他講話,那是白費唇舌,他對你的話題沒有興趣,對你這個人更是漠不關心。但如果對方的眼神不斷地注視著你,兩眼平視,還不時點頭微笑,上身不時往前傾,表示這個人對你的話題有興趣,他在很認真地聽你說。回憶一下,你在傾聽孩子述說時,身體語言是如何的?有沒有認真傾聽?
2.重複孩子的話
可以把孩子的話接收過來,反射回去,讓他聽聽自己的聲音。當孩子的認知語言還不是那麼好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能幫助他把自己要說的內容補充完整。同時,你也能好好消化理解孩子要表達的意思。
孩子需要他人能敏感於他們的感受,才能建立正向的情緒抒解管道,才能與你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所以,請你從傾聽孩子做起吧!(特別感謝:上海市婦女聯合會聯絡部)
本文選自《為了孩子(3~7歲) 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