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拙是不急於從這裏出去的,反正吃喝不愁。雖然被塌方困住,但至少算是個不錯的休養之地。
以目前小隊的情形,再碰到詭劍那樣的隊伍。保準要被人一鍋端了。
大家都心裏清楚,像詭劍那種專打返程傭兵主意的隊伍,絕對不會隻有一波。
吃了幾口肉幹,恢複少許力氣後。一拙取出個軟皮的小藥包。從裏麵拿出顆黑藥丸子,扔進了嘴裏。
這藥丸子是一拙在三亞城按照丹經配的。也沒試過藥效。之前昏倒時,實在是顧不上拿出來。
丹經上把藥分成很多種:最基本的是散和湯劑。散劑隻要把藥草烘幹,研成粉,然後按照比例調配出來就可以了。一拙用的止血散就是這一類。而湯劑就是平日大夫開的那種熬煮的中藥。
經過三蒸三晾,用蜂蜜搓出來的,就是一拙剛扔到嘴裏的丸子了。這是在當前條件所能製出來的最好的東西了。再往上就需要專門練藥的鼎了。
鼎分四品,分別是凡品,精品,極品和仙品。
以鼎練出來的藥,按照藥草的配比和火候的把握,從藥效上分為小藥和大藥。
更高級的,就需要用三昧真火來練製了。成品帶有天地靈氣,稱之為丹。
丹分人,地,天三個檔次,每個檔次又有凡品,精品,極品之分。到了丹這一級別,就算再垃圾的殘次品,放到凡俗也是萬金難求的仙藥。
無為子倒是能擠出點三昧真火來,不過那小火苗用來點點柴火還成。練丹就差遠了。
盡管一拙手裏的藥丸子不入流,也沒有品。甚至在丹經上,連藥效說明都沒有,隻留了個“大補丸”的名字。可放到這個世界中來,也是難得的好東西。
吞下肚片刻,一股暖洋洋熱氣順著經脈遊走。經過傷口時,帶起一陣麻癢。沒多一會,竟恢複了不少精神和力氣。
知道大補丸管用,給大家分了下去。
一拙感到身上熱氣有向外發散的趨勢,趕忙打起坐來。以便於藥效更好的吸收,避免浪費。
“心者君火,亦稱神火也,其名曰上昧;腎者臣火,亦稱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臍下氣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氣行周身於九數,民火生;五九數精火起;九九之數而神火現。”一道清朗的聲音,在識海中響起。同時,一副人體脈絡的行氣圖。顯現了出來。
“又來?”一拙對於識海裏時不時冒出來的東西,有些無語。
現在已經猜到這些莫名其妙跑出來的東西源於無字天書了。可問題是這裏麵出來的內容根本不受控製。
有時候會多出些莫名其妙的經文片段。有時候會不知從哪跳出一句話,一幅圖。
東西都是好東西,就是任性了點……
剛剛就是丹經裏麵的一段。正好補上了之前殘篇的一個空缺。
一拙照著行氣圖,運轉起真氣來。這種運行真氣的線路與從小修習的龜息法同出一門。
可以說,是原本功法的一個延伸。枝節岔路最後又重新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循環圈。
新開辟出來的脈絡在最初運轉的時候還有些生澀。
隨著真氣流過,繁枝末節被漸漸的拓寬,運行也流暢起來。脈絡交織成一張大網。周而複始,生生不息。
一身渾厚的真氣回到丹田後,凝實成一滴粘稠的液體。原本充實的丹田,在這滴液體出現後變的空空蕩蕩起來。隻剩下一黑一青兩顆珠子繞著那滴液體打轉。
隨著一股發自靈魂深處的空虛感襲來。一拙不得不從功態中退出來。抓起一把大補丸就塞到了嘴裏,狼吞虎咽的粗嚼了兩下,連忙咽下去。又打起坐來。
現在這種狀態難得一遇,絕不能輕易的打斷。
大補丸是十幾種滋補類藥草的精華。若是平常,隻要吃一顆,就會把人的鼻血頂出來。可此時,卻一點沒浪費的迅速被身體分解吸收掉。
精微之氣在體內轉化成真氣,補足了一拙體內的虧空。形成一支新的生力軍,浩浩蕩蕩向衝向精氣匱乏的脈絡。
暢快的感覺,讓一拙每個細胞都充滿了舒爽。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銷魂的呻吟。
月瑩臉上一紅。輕呸了聲,臉別到了另外一邊。
常風也感概一拙是個奇人。居然在冥想的時候還能發出這種聲音。真不知道這小子是無知還是膽大。
要知道,法師在冥想的時候,心不靜是非常危險的。稍不小心就會引發元素反噬。變成白癡。他已經認定一拙是個魔武雙修的奇才了。現在看來,奇的越發離譜了。
一拙哪裏知道別人在想些什麼?完全沉浸在體內的愉悅感之中。
真氣源源不斷的衝擊拓寬新連接起的脈絡,在身體遊走一整圈之後。凝成液體,彙聚到一起。
兩滴……三滴……四滴……八滴……九滴……
九滴液體彙成了個花生米大小的水珠。
好像聽到了“斯”的一聲輕響,水珠一震,表麵燃起了一層淡青色的火焰。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