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在羅森橫空出世前,沒有駕駛員能做到人機之間的完美通感,即便是蕭煌和林音也不行,所以蕭煌並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建立完美通感,他隻能依靠自身的直覺與經驗,一步一步地進行嚐試。
<\/p>
\t他開始洗滌腦海裏的記憶,回憶著老師指導自己關於‘通感’的第一課。
<\/p>
\t第一步:首先要放空思想,心無雜念。進入‘空’的狀態。
<\/p>
\t蕭煌把眼睛合上了,然後雙手平放,盤腿而坐,這是他自認為最能進入狀態的坐姿。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死之將至的原因,他進入這一狀態的時間隻用了1秒不到。
<\/p>
\t接著,蕭煌就看到了那一幕——
<\/p>
\t他看到在茫茫的黑暗中,自己的身體似乎已變得若有若無,幾近透明。而有一團迷彩色的火焰,正在自己的胸膛裏迸發,燃燒。
<\/p>
\t在意識裏,蕭煌想要伸手去抓它,去撫摸它,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他的手會穿過火焰,無法真正地觸摸到它的實體。
<\/p>
\t那團火焰與他之間似乎總是存在著一層隔閡,但每當蕭煌呼喚著‘上海’的名字時,那團火焰又會猛然發亮,這令他更加肯定自己與‘上海’之間已經建立起了某種深厚的聯係,可時至今日,始終都有一道無法跨越的坎橫臥在二者之間,令他們彼此間無法合二為一,相生相容。
<\/p>
\t蕭煌在平日裏有時也會進入這種狀態,那時的他對這一現象還不甚在意,然而此時此刻,他不再逃避,開始試圖與‘上海’進行那最深一步的連接,
<\/p>
\t假如我是羅森……那羅森又會怎麼做呢?
<\/p>
\t不知不覺中,蕭煌下意識地使用了暗示的力量,因為他餘下的時間不多了,他需要一個成功的指引。羅森自然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p>
\t像羅森一樣。蕭煌回憶起紐特·葛斯勒博士說過的一句話:‘昆侖’在模擬羅森,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昆侖’就是他,而他就是‘昆侖’。
<\/p>
\t蕭煌在心中反複咀嚼著這句話,片刻之後,他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些許要領。
<\/p>
\t他開始再次使用暗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