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樹笑著看了看站在自己身旁的一幹黃鑲士卒,原來郭文凱是有目的的,他需要的正是自己身後所率領的這些士卒,他需要這些士卒的力量,雖然說這些士卒在郭文凱的郡國兵麵前,簡直就是不堪一擊,但是隻要郭文凱願意,幾個瞬間之後,這些本來有些脆弱的農民起義軍,就會被武裝到所有的器官,甚至是牙齒,然後變成讓人聞風喪膽的郡國兵。
看完了信,烏樹已經明白了,就在郭文凱的信中,郭文凱已經隱晦的告訴了自己,擺在他麵前的路隻剩下兩條了,
第一條:頑抗到底,在郡國兵完全壓倒性的實力下,被徹底的擊敗,然後頭顱被掛在寨門上示眾。
第二條:起義,說實在點就是投降,郭文凱會全數的接受所有的降兵,然後將他們全部加入到戰天鄉的麾下。這樣,就不會再有人說他們是反賊了,因為他們已經是戰天鄉的一員了,是大漢朝廷承認的大漢旗下的武裝。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念頭便出現在了烏樹的腦海裏,雖然有些浮塵,雖然有些不太願意,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但是沒有辦法,想要活命,這是目前他唯一能選擇的路。
烏樹定了定神,此時一幹將領也已經看過了一遍書信了,都皺著眉頭似乎在思考著什麼。烏樹並沒有說話,因為他知道雖然他是這隻近1000名黃鑲起義軍的首領將軍,但是此時他還並沒有辦法完全的掌控他們。
因為:也就是在幾天前,自己帶著手底下的幾十人來到了沙海村,本以為自己可以暫時的在這裏待一陣子就離開的,沒想到這沙海村內竟沒有一個官軍駐守,自己簡單的一個鎮壓之後,沙海村變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而更加奇怪的是,自己是從子壩鄉的圍剿中逃出來的,而接著似乎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想自己這邊彙聚了過來,開始的幾天,本來自己的手裏隻有幾十人的隊伍,在第三天之後,猛然間增長到了300人,而且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幾股大的黃鑲起義軍也來到了沙海村,大約有10個小隊的樣子,他們手裏也各有大約幾十人的兵力,雖然他們來到了沙海村,但是卻並沒有完全服從自己的意思,雖然說他手裏的小弟最多,但是倘若他們要是聯合起來的話,自己的這些人還真不一定是他們的對手。
而就在今天,經過了幾日的小行動之後,烏樹已經在連續的幹掉了幾個小頭目之後,成功的收編了他們大部分的小弟,自己的可戰之兵也已經增長到了500餘人的數量了。而且本來已經計劃好了,就在今晚,烏樹將會再行動一次行動,準備把另外的兩個小頭頭幹掉,然後一統沙海村,當一個真正的寨主。可是,很不湊巧的是,這會兒郭文凱竟然領著自己的大軍趕來了。
烏樹再次看了看另外的兩小股勢力的頭頭,杭全與弓清。他們兩位便是另外兩個小團裏的頭目,各自手裏都有100餘名忠心耿耿的弟兄,倘若是他們兩個不同意此次的投降的話,這個投降的計劃還真是會有些難辦了。
“怎麼樣,各位將軍?”烏樹問道,“看完了這封信,諸位都有什麼意見,大家不妨直說,大家一起討論看看,反正敵軍已經近在眼前了,1000餘名漢軍正規軍,我...唉~”烏樹歎了口氣,似乎有些失落的說道。
說什麼讓大家共同討論一下下一步的計劃,實際上就是讓杭全與弓清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必竟在坐的十幾個人裏麵,還是有4個將領是他們一方陣營的。
“烏將軍,”杭全抱拳道,“杭某以為,倘若敵軍定要強攻的話,我們的士兵根本就不是對麵這漢軍正規軍的對手,而且即使是我軍兩名士卒合力,也沒有完全的把握可以擊敗敵人。而更不巧的是,敵軍有1000餘人的隊伍,而我軍卻隻有不足900人的士卒,我們的失敗是注定的,所以杭某建議:我們要不立刻撤退,離開沙海村;要不就直接歸順戰天鄉。”這是杭全的回話。
“杭將軍所說的在理,倘若可以的話,我們最大的可能便是及早撤退離開沙海村,向南撤退,回黃鑲起義軍的大本營去。但是,倘若我們此時撤退的話,即使回到了南方,也是受不到重用的,反倒不如加入到戰天鄉中去,或許還能幹一番大事,因為,大家心裏也都明白一個道理:民永遠鬥不過官。”弓清也讚同的說道。
烏樹一聽兩個人的意思竟然與自己的想法完全一致,便趕忙說道:“烏某同意兩位將軍的意見,其他人還有沒有意見呀?倘若沒有的話,我們就起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