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二個男人的逛街(1 / 2)

早上起來後去外麵吃了點早點,就提著在空間裏拿出來的裝錢的小包,不急不慢的來到早先就看好了的那個工行網點。

陳庸先在大堂那問清楚了怎麼購買股票認購證的事,再來到那個專門出售認購證的營業窗口,那個窗口沒有幾個人在排隊,沒多久就輪到陳庸。

陳庸把那裝錢的在包放在櫃台上,從包裏拿出6紮的百元大鈔,和3紮10元的鈔票,推給營業員,然後說明要21套連號的認購證,那營業員不由的抬頭多看了幾眼陳庸。

看到陳庸那還顯的有點幼稚的臉,更加的顯現一臉的訝然,不過還是沒多說什麼,從旁邊的錢箱裏數了21紮還沒解除封條的認購證來,放在櫃台上推出來,陳庸也當麵驗看了發現沒有錯誤後,再把這一堆的認購證掃進帶來的包包裏。

出了銀行大門找了個沒人的小巷迅速的收進了空間,然後左右看了看,確定沒有人看到才迅速的離開了這個小巷,來到公交站台,按著昨晚商量的遊覽路線等車。

今天陳庸父子準備去豫園看看,沒多久就坐上去豫園的公交車,到站點下車來到景點售票窗口買了二張票,進了大門,迎頭就看到景點介紹上說的題詞石,陳庸兩父子即不是文人二不是墨客,對這塊大石頭就直接無視了,繼續向裏麵行進。

來到三穗堂,去裏麵瞧了幾眼,也沒有什麼好看的,就這樣走走看看,除了在魚樂榭、三曲橋、九龍池等幾個景點多停留了一陣子外,其餘都是在走馬觀花。

除了覺的景色還不錯,房子建的有點韻味,還有那些雕刻很精致外,至於什麼名人提詞什麼的,都是離開學校好多年的人,那個以前背的看的詩詞什麼的全還給老師了,對於那些什麼曆史意義和園林布局之類的一概不懂,從出口出來後,陳庸兩父子還在那感歎這門票錢用的有點虧。

(PS::像這父子二人這樣的遊覽文化古跡的人,就有點像豬八戒吃人參果,純屬浪費,即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

從出口出來就是老城隍廟的地界了,陳庸父子隨後又去了城隍廟,在裏麵嚐試了各種地方的小吃,從南吃北,又從東吃到西,基本上全國各個地方的點名氣的小吃這基本上能找到。

吃過了又去藝術競技館看了各種技藝表演,看的樂嗬夠了,又出去找吃的,吃夠了就又去看表演,直到關門了,那肚子還是飽的,隨後又去外灘遊玩到晚上。

這一趟遊玩心沒累,可身體卻累的慌,一回到旅館,就匆匆洗漱了一下倒在床上就不願動了,陳庸稍稍休息了,又開始練功了,反正練功和睡覺一樣的可以緩解疲勞。

第二天一醒來,兩父子沒有馬上就出去遊玩,而是湊在一起商量要帶些什麼回去,畢竟出來一趟什麼也不買,母親知道現在的家庭情況,也知道現在正是用錢的緊要關頭,不會說什麼。

但還有個還不怎麼懂事又有點貪吃的弟弟在那,如果真的就這樣空身回去,恐怕回去後就有的煩了,一合計,覺的衣服什麼的本人沒在場,不知道合不合身,放棄了,而玩具呢又覺的有點擔擱學習。

二個大男人在那快愁白了頭後才合計出,給母親買一瓶護手霜,給弟弟買一套書籍送給他,然後再買點糖果什麼的回去,畢竟馬上就過年了,到時人來客往的拿出來招待客人,做為主人也倍有麵子嗎,做出決定後,兩父子心情舒暢了。

出門吃完早點,就坐車往步行街趕去,去別的地方想找到想買的東西,人生地不熟的,陳庸可沒這本事。來到步行街口的站台下車後,就隨著人流向步行街裏麵行去。

陳煊華看著兩邊裝修精美的商鋪,隻覺的眼花繚亂的,有點看不過來的感覺,陳煊華在這個時代也算見過大場麵的人,早幾年為了購買鋼材鋁祼線之類的也到處跑過,雖然多是在三線城市,但二線的也去過幾個。

(也許有些大大們不了解70年代未80年代初的一些事情,在這解釋一下,在那個年代還是在實行配額製,什麼都要配額,要指標,憑票購買,各個省的生產和消費不同,所以,才會出現了為了要指標在全國各地奔跑的一類人,隻到80年代中期還有些緊缺物資還是在國家調控)

看到父親有點走神,陳庸碰了碰,示意有人在看呢,然後隨意的走進一家店鋪,這是一家賣男裝的店鋪,店家小妹看到有客人上門,熱情的迎了過來,準備推介自己店鋪的商品,但一看到二人的穿著,那熱情就像是冰丟進開水裏,立馬消溶了。